明中期以后开海思潮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研究之缘起 | 第12-13页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 | 第13-18页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明中期以前的海禁与朝贡贸易 | 第20-44页 |
第一节 洪武创制:海禁成为祖制 | 第21-31页 |
一、从互市到市舶司:从陆路至海路贸易 | 第21-23页 |
二、明朝实行海禁 | 第23-27页 |
三、海禁法律化 | 第27-29页 |
四、海禁纳入祖制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海禁下之朝贡贸易 | 第31-44页 |
一、遣使宣告即位建元并构建封贡体系 | 第32-33页 |
二、朝贡贸易的建立 | 第33-35页 |
三、明太祖对朝贡贸易制之以限 | 第35-37页 |
四、朝贡贸易推向鼎盛 | 第37-41页 |
五、朝贡贸易转向衰势 | 第41-44页 |
第二章 明中期以后开海思潮的产生与迸发 | 第44-75页 |
第一节 开海思潮的产生 | 第45-54页 |
一、私人出海贸易的发展:开海思潮产生的现实条件 | 第46-49页 |
二、丘濬恢复宋元市舶司制度之开海思想 | 第49-51页 |
三、抽税、通贡与弛禁的开海思想 | 第51-54页 |
第二节 开海与海禁的碰撞:开海思潮的迸发 | 第54-75页 |
一、嘉靖倭患:海禁与开海的碰撞 | 第55-60页 |
二、底层和海外番国要求互市的开海思想 | 第60-69页 |
三、林富请求恢复与番国互市的开海思想 | 第69-75页 |
第三章 隆庆开海思想 | 第75-96页 |
第一节 隆庆开海 | 第75-78页 |
第二节 隆庆开海思想及其局限性 | 第78-96页 |
一、海禁思想与开海思想的交点:如何消弭"倭患" | 第78-81页 |
二、海禁与开海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 第81-88页 |
三、隆庆开海思想的最终形成 | 第88-92页 |
四、开中寓禁的隆庆开海思想 | 第92-96页 |
第四章 隆庆后开海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 第96-150页 |
第一节 开海思想经济性质的增强:财政与民生 | 第97-105页 |
一、增加财政收入的开海思想:开海以抽税 | 第97-102页 |
二、发展民生的开海思想 | 第102-105页 |
第二节 明后期之内忧外患与应对策略 | 第105-111页 |
一、明后期之内忧外患 | 第105-108页 |
二、明朝对财政危机与弭患之应对 | 第108-111页 |
第三节 融合足国、裕民、弭患之开海思想 | 第111-135页 |
一、许孚远之开海思想 | 第112-117页 |
二、徐光启之开海思想 | 第117-122页 |
三、何乔远的开海思想 | 第122-129页 |
四、魏呈润之开海思想 | 第129-132页 |
五、傅元初之开海思想 | 第132-135页 |
第四节 要求开海运之开海思想 | 第135-150页 |
一、开海运以补充漕运的思想 | 第135-138页 |
二、开山东海禁的思想:海运与灾荒、军饷 | 第138-150页 |
第五章 开海思潮的影响 | 第150-161页 |
第一节 开海思潮对海外贸易的影响 | 第150-158页 |
第二节 开海思潮的政治、经济和对外策略影响 | 第158-161页 |
结语 | 第161-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