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15-33页 |
2.1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工作压力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 | 第16-17页 |
2.1.3 工作压力的测量 | 第17-18页 |
2.2 应对方式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2 应对方式理论模型 | 第19-21页 |
2.2.3 应对方式的测量 | 第21-22页 |
2.3 人因失误研究综述 | 第22-30页 |
2.3.1 人因失误概念 | 第22-23页 |
2.3.2 人因失误理论模型 | 第23-27页 |
2.3.3 人因失误分类方法 | 第27-30页 |
2.4 地铁司机工作压力和人因失误的关系综述 | 第30页 |
2.5 地铁司机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和人因失误间的调节作用 | 第30-33页 |
3 地铁司机应对方式和人因失误关系研究设计 | 第33-39页 |
3.1 访谈调研设计 | 第33-34页 |
3.1.1 访谈提纲 | 第33页 |
3.1.2 访谈结论 | 第33-34页 |
3.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3.2.1 理论模型 | 第34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3.3 测量工具 | 第35-39页 |
3.3.1 工作压力问卷 | 第35-36页 |
3.3.2 应对方式问卷 | 第36-37页 |
3.3.3 人因失误问卷 | 第37-39页 |
4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 | 第39-52页 |
4.1 初始问卷编制 | 第39-40页 |
4.1.1 问卷设计原则 | 第39页 |
4.1.2 问卷结构和评分标准 | 第39-40页 |
4.2 小样本检验与分析 | 第40-52页 |
4.2.1 小样本检验方法 | 第40-41页 |
4.2.2 工作压力问卷质量 | 第41-46页 |
4.2.3 应对方式问卷质量 | 第46-49页 |
4.2.4 人因失误问卷质量 | 第49-52页 |
5 实证研究和分析 | 第52-72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52-53页 |
5.2 统计学变量在工作压力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53-55页 |
5.3 地铁司机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人因失误相关分析 | 第55-57页 |
5.3.1 工作压力和人因失误相关分析 | 第56页 |
5.3.2 应对方式和人因失误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5.4 地铁司机工作压力与人因失误的回归分析 | 第57-60页 |
5.4.1 工作压力对遗漏型失误的回归分析 | 第57-59页 |
5.4.2 工作压力对执行型失误的回归分析 | 第59-60页 |
5.5 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人因失误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60-72页 |
5.5.1 积极应对在工作压力与人因失误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60-67页 |
5.5.2 消极应对在工作压力与人因失误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67-7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8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2-76页 |
6.1.1 模型修正 | 第72-73页 |
6.1.2 研究主要结论 | 第73-76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76-78页 |
6.2.1 个体层面 | 第76-77页 |
6.2.2 组织层面 | 第77-78页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78-80页 |
6.3.1 研究局限 | 第78-79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A | 第83-86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