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网络测量技术和超点检测算法 | 第13-27页 |
2.1 网络测量技术 | 第13-16页 |
2.1.1 Bloom Filter | 第13-15页 |
2.1.2 IP地址捣碎技术 | 第15-16页 |
2.2 超点检测算法 | 第16-26页 |
2.2.1 基于流抽样的超点检测算法 | 第16-19页 |
2.2.2 基于Bitmap的超点检测算法 | 第19-21页 |
2.2.3 基于可逆结构的超点检测算法 | 第21-24页 |
2.2.4 基于VBF的超点检测算法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VBF超点检测算法的改进 | 第27-40页 |
3.1 算法的总体设计思路 | 第27页 |
3.2 加入IP捣碎技术的VBF(IM-VBF) | 第27-33页 |
3.2.1 数据结构与哈希函数 | 第27-33页 |
3.2.2 空间消耗和时间消耗的分析 | 第33页 |
3.3 对哈希函数进行改进的VBF(IF-IMVBF) | 第33-37页 |
3.3.1 数据结构与哈希函数 | 第33-37页 |
3.3.2 空间消耗和时间消耗的分析 | 第37页 |
3.4 对过滤函数进行改变的VBF(VF-IMVBF) | 第37-39页 |
3.4.1 数据结构与哈希函数 | 第38-39页 |
3.4.2 空间消耗和时间消耗的分析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实验 | 第40-61页 |
4.1 实验数据 | 第40页 |
4.2 评估指标 | 第40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60页 |
4.3.1 加入IP捣碎技术的实验结果 | 第40-47页 |
4.3.2 对哈希函数进行改进的实验结果 | 第47-55页 |
4.3.3 对过滤函数进行改进的实验结果 | 第55-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5.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1页 |
5.2 论文的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