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马铃薯种植的基本情况 | 第10-12页 |
1.1.1 马铃薯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1.1.2 我国马铃薯种植与生产现状 | 第11-12页 |
1.2 马铃薯常见病毒分析 | 第12-15页 |
1.2.1 植物病毒 | 第12页 |
1.2.2 马铃薯常见病毒及病毒分类 | 第12-15页 |
1.3 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分析 | 第15-17页 |
第2章 马铃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案的评判 | 第17-41页 |
2.1 马铃薯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分析方案 | 第17-19页 |
2.1.1 马铃薯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分析方案的收集 | 第17页 |
2.1.2 马铃薯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分析方案的分析 | 第17-18页 |
2.1.3 中国马铃薯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分析方案初探 | 第18-19页 |
2.2 境外马铃薯病毒入侵风险分析方法 | 第19-25页 |
2.2.1 有害生物的起始阶段 | 第19页 |
2.2.2 有害生物风险的评估阶段 | 第19-25页 |
2.2.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管理阶段 | 第25页 |
2.3 境外几种马铃薯病毒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第25-35页 |
2.3.1 瑞典马铃薯病毒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第25-30页 |
2.3.2 加拿大马铃薯病毒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第30-33页 |
2.3.3 乌克兰马铃薯病毒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第33-35页 |
2.4 境外马铃薯病毒入侵风险管理方案及绩效评估 | 第35-37页 |
2.4.1 进行产地检疫审批并出具证明 | 第36页 |
2.4.2 物种质量要求 | 第36-37页 |
2.4.3 入境隔离检疫及试种 | 第37页 |
2.4.4 引进脱毒苗 | 第37页 |
2.5 中国进口马铃薯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方案 | 第37-39页 |
2.5.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始阶段 | 第37页 |
2.5.2 有害生物风险的评估阶段 | 第37-38页 |
2.5.3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 | 第38页 |
2.5.4 采取必要的清理及消毒程序 | 第38页 |
2.5.5 进行隔离检疫及试种 | 第38-39页 |
2.5.6 批量获取脱毒苗株 | 第39页 |
2.6 讨论 | 第39-41页 |
第3章 马铃薯病毒检测 | 第41-49页 |
3.1 材料 | 第41-43页 |
3.1.1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3.1.2 基本试剂 | 第41-42页 |
3.1.3 检测材料 | 第42-4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3.3 马铃薯病毒检测结果 | 第44-47页 |
3.3.1 马铃薯病毒RNA提取 | 第44-45页 |
3.3.2 两步法的RT-PCR检测体系 | 第45-46页 |
3.3.3 一步法RT-PCR与两步法RT-PCR检测体系的比较 | 第46-47页 |
3.3.4 RT-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 | 第47页 |
3.4 中国进口马铃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案 | 第47-49页 |
3.4.1 出具产地检疫审批证明 | 第47-48页 |
3.4.2 采取必要的清理及消毒程序 | 第48页 |
3.4.3 进行隔离检疫及试种 | 第48页 |
3.4.4 批量获取脱毒苗株 | 第48-49页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9-50页 |
4.1 结论 | 第49页 |
4.2 讨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