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库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3.1 土壤有机碳研究第12-13页
        1.3.2 土壤重组有机碳研究第13-14页
        1.3.3 土壤微生物量碳研究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第16-2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6-17页
    2.2 研究方法第17页
        2.2.1 样地的选择第17页
        2.2.2 土壤样品采集第17页
    2.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3.1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理化特征第17页
        2.3.2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有机碳特征第17-18页
        2.3.3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重组有机碳特征第18页
        2.3.4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特征第18页
        2.3.5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库影响机理研究第18页
    2.4 试验方法第18-19页
        2.4.1 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测定第18-19页
        2.4.2 土壤重组有机碳测定第19页
        2.4.3 土壤微生物量碳测定第19页
    2.5 数据处理第19-20页
    2.6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3章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第22-36页
    3.1 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2-28页
        3.1.1 草地恢复年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2-24页
        3.1.2 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4-28页
    3.2 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28-33页
        3.2.1 草地恢复年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28-30页
        3.2.2 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30-33页
    3.3 讨论第33-34页
        3.3.1 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33页
        3.3.2 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33-34页
    3.4 小结第34-36页
第4章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库特征第36-48页
    4.1 植被恢复下土壤有机碳特征第36-38页
        4.1.1 不同草地恢复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第36-37页
        4.1.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第37-38页
    4.2 植被恢复下对土壤重组有机碳特征第38-41页
        4.2.1 不同草地恢复年限下土壤重组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第39-40页
        4.2.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重组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第40-41页
    4.3 植被恢复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特征第41-43页
        4.3.1 不同草地恢复年限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第41-42页
        4.3.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第42-43页
    4.4 讨论第43-45页
        4.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第43-44页
        4.4.2 植被恢复对土壤重组有机碳的影响第44页
        4.4.3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44-45页
    4.5 小结第45-48页
第5章 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库影响机理研究第48-60页
    5.1 不同草地恢复年限下土壤碳库特征变化的影响机理第48-53页
        5.1.1 对土壤碳库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分析第48-50页
        5.1.2 对土壤有机碳的通径分析第50-51页
        5.1.3 对土壤重组有机碳的通径分析第51-52页
        5.1.4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通径分析第52-53页
    5.2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碳库特征变化的影响机理第53-56页
        5.2.1 对土壤碳库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分析第53-54页
        5.2.2 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通径分析第54-55页
        5.2.3 对土壤重组有机碳的通径分析第55-56页
        5.2.4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通径分析第56页
    5.3 讨论第56-58页
        5.3.1 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5.3.2 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5.3.3 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58页
    5.4 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0-62页
        6.1.1 植被恢复过程土壤碳库变化特征第60-61页
        6.1.2 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理第61-62页
    6.2 研究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南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分析
下一篇:中国西部气象干旱统计规律及对称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