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错误出生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第二章 错误出生的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错误出生的由来及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错误出生的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一、错误出生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错误出生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错误出生的请求权主体分析 | 第18-21页 |
一、残障孩子的父母 | 第18页 |
二、残障孩子自身 | 第18-19页 |
三、请求权主体的延伸问题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错误出生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 第21-36页 |
第一节 路径抉择:违约抑或侵权 | 第21-25页 |
一、错误出生的违约救济 | 第21-23页 |
二、错误出生的侵权救济 | 第23-24页 |
三、错误出生构成违约与侵权的竞合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下错误出生受害法益的探寻 | 第25-29页 |
一、受害法益探寻时的二分做法:权利化或利益化 | 第25-27页 |
二、笔者的观点:优生选择利益和知情同意权 | 第27-29页 |
第三节 错误出生侵权诉讼成立的要件分析 | 第29-36页 |
一、行为违法性的认定 | 第30-31页 |
二、损害事实的界定 | 第31-32页 |
三、因果关系的判定 | 第32-34页 |
四、过错及归责原则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错误出生的损害赔偿及适当限制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损害赔偿范围 | 第36-38页 |
一、特殊抚育费用 | 第36-37页 |
二、精神损害抚慰金 | 第37-38页 |
三、残疾辅助器具费 | 第38页 |
第二节 医疗机构的可抗辩事由 | 第38-41页 |
一、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发现 | 第39页 |
二、胎儿父母知情同意的 | 第39-40页 |
三、母体的特殊体质 | 第40页 |
四、胎儿父母自身有过错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