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11页 |
1.1.1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1页 |
1.1.2 个人工作中的困境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2.1 理论价值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与概念鉴定 | 第14-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2.1.3 有关文献研究的述评 | 第17页 |
2.2 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 | 第17-21页 |
2.2.1 概念鉴定 | 第17-18页 |
2.2.2 参与式教学法常用的活动形式 | 第18-21页 |
2.3 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 | 第21-23页 |
2.3.1 学生主体性:开放式教学环境有益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第21-22页 |
2.3.2 师生互动性:师生和生生互动有有助于沟通感情培养兴趣 | 第22页 |
2.3.3 方法多样性: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发现知识培养能力 | 第22-23页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3.1.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3.1.3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4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4-25页 |
3.2.3 专家访谈法 | 第25页 |
3.2.4 教学实验法 | 第25页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25-26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51页 |
4.1 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呼唤 | 第26-30页 |
4.1.1 教学场地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学生的自主 | 第26-27页 |
4.1.2 大学公共体育课还存在教学不公平现象 | 第27-28页 |
4.1.3 学生对体育的渴望需要主动参与体育课 | 第28页 |
4.1.4 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课 | 第28页 |
4.1.5 参与式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 第28-30页 |
4.2 参与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分析 | 第30-33页 |
4.2.1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30-31页 |
4.2.2 转变传统教师教学角色,形成正确的师生关系 | 第31-32页 |
4.2.3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第32-33页 |
4.2.4 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 第33页 |
4.3 参与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实施过程分析 | 第33-40页 |
4.3.1 课前参与 | 第34-36页 |
4.3.2 课中参与 | 第36-38页 |
4.3.3 课后参与 | 第38-39页 |
4.3.4 参与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建构 | 第39-40页 |
4.4 参与式教学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4.4.1 教学实验的设计 | 第40-42页 |
4.4.2 实验的实施过程 | 第42-45页 |
4.4.3 实验的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4.5 参与式教学法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4.5.1 实验指标的控制问题 | 第47-48页 |
4.5.2 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 第48页 |
4.5.3 将来教学的努力方向 | 第48页 |
4.6 参与式教学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建议 | 第48-51页 |
4.6.1 如何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 第48-49页 |
4.6.2 课前、课中、课后的建议 | 第49-51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1-52页 |
5.1 结论 | 第51页 |
5.2 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一 | 第54-59页 |
附录二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