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服装心理学、服装社会学论文

苏格兰格子形制密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苏格兰格子呢与苏格兰文明第9-38页
    1.1 格子呢(tartan)的来源第9-12页
        1.1.1 Tartan的语源第9-10页
        1.1.2 早期tartan文献的记载第10-12页
    1.2 早期格子呢图样与功能第12-15页
    1.3 传统苏格兰格纹染织第15-18页
        1.3.1 天然染料染色第15-17页
        1.3.2 传统家庭手工艺第17-18页
    1.4 早期的格子呢服饰第18-22页
        1.4.1 用途多样的毛呢长披肩(the belted plaid)第18-20页
        1.4.2 紧身格子呢绒裤第20-21页
        1.4.3 苏格兰短裙基尔特(the kilt)第21-22页
    1.5 早期氏族间的苏格兰格纹第22-26页
        1.5.1 地域之间的联系第22-23页
        1.5.2 当地的氏族格子呢第23-26页
    1.6 多民族交融的苏格兰第26-29页
        1.6.1 皮克特人第26-28页
        1.6.2 凯尔特人第28-29页
    1.7 苏格兰人的姓氏第29-33页
        1.7.1 固定的姓氏第30页
        1.7.2 地域的名称第30-31页
        1.7.3 职业的姓氏第31-33页
    1.8 苏格兰的宗族制度第33-35页
        1.8.1 族长的集体意志第33页
        1.8.2 寄养和忠诚第33-34页
        1.8.3 继承制度第34-35页
    1.9 氏族制度第35-37页
        1.9.1 姓名的采纳第35页
        1.9.2 氏族格子的制服第35-37页
    1.10 小结第37-38页
第2章 格子呢的历史第38-68页
    2.1 格子呢作为政治派别符号的历史背景第38-41页
        2.1.1 苏格兰成为英格兰的战争阻碍第38-39页
        2.1.2 两个王国之间的分分合合第39-41页
    2.2 格子呢苏格兰民族的集体记忆第41-49页
        2.2.1 政治派别的纷争第41-43页
        2.2.2 詹姆士格子呢战士第43-46页
        2.2.3 卡洛登战役第46-47页
        2.2.4 禁装令第47-49页
    2.3 苏格兰格子呢的复苏第49-65页
        2.3.1 黑卫士军团第50-52页
        2.3.2 黑卫士军团的重要影响第52-53页
        2.3.3 浪漫主义风潮下的文学创作第53页
        2.3.4 伦敦高地协会的建立苏格兰文化得到保护第53-54页
        2.3.5 罗伯特·伯恩斯和沃尔特·斯科特第54-57页
        2.3.6 乔治四世访问爱丁堡第57-60页
        2.3.7 花格呢的伪造文件第60-62页
        2.3.8 维多利亚女王的授权印章第62-65页
    2.4 小结第65-68页
        2.4.1 格子呢作为政治产物的禁止与复活第65页
        2.4.2 氏族格子呢的现代商机第65-68页
第3章 从传统走向时尚第68-88页
    3.1 氏族格子呢第68-71页
    3.2 黑卫士军团格子呢第71-74页
        3.2.1 名称的由来第71-72页
        3.2.2 黑卫士军团第72-73页
        3.2.3 黑卫士军团格纹第73-74页
    3.3 皇室格子呢第74-88页
        3.3.1 斯图尔特家族第74-75页
        3.3.2 斯图尔特皇家格子呢第75-81页
        3.3.3 英国皇室的格子呢时尚推手第81-82页
        3.3.4 温莎公爵现代格子呢绅士的缔造者第82-88页
第4章 传承与颠覆第88-102页
    4.1 学院派风貌第88-92页
        4.1.1 学院派的风貌第88-89页
        4.1.2 格纹的精英标签和时尚符号的炼成第89-90页
        4.1.3 美式学院派风貌——拉尔夫·劳伦Palph Lauren第90-91页
        4.1.4 英国学院派格纹时尚的缔造者Burberry第91-92页
    4.2 朋克风貌第92-102页
        4.2.1 朋克之母——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的格子呢情结第93-99页
        4.2.2 Alexander McQueen亚历山大﹒麦昆朋克的“格子呢战士”第99-102页
第5章 近代苏格兰格子呢的国际化第102-110页
    5.1 纪念性格子呢(Commemorative Tartan)第102-103页
    5.2 社团性格子呢第103-104页
    5.3 地域性格子呢第104-110页
        5.3.1 澳大利亚格子呢第104-105页
        5.3.2 美国格子呢第105-107页
        5.3.3 加拿大格子呢第107-110页
第6章 新疆境内苏格兰格纹织物的考古研究第110-134页
    6.1 伊丽莎白?韦兰巴伯研究成果的启发第110-113页
    6.2 哈密“Qizilchoqa、五堡古墓群、和田等地区的发现第113-120页
        6.2.1 哈密Qizilchoqa发现第113-115页
        6.2.2 哈密五堡古墓群的发现第115-118页
        6.2.3 哈密博物馆的样本第118-119页
        6.2.4 南疆的考古发现第119-120页
    6.3 新疆境内木乃伊与苏格兰格布的发现与分布第120-124页
    6.4 新疆古墓欧罗巴人种考古结论与DNA确定第124-126页
    6.5 苏格兰格子多地起源的文献记录与凯尔特人第126-127页
    6.6 苏格兰格子记录古代凯尔特历史的独特语言第127-129页
    6.7 古凯尔特人的格子呢文化第129-131页
    6.8 格子文明“前丝路”西域中欧文化交流的实证第131-134页
第7章 结论第134-138页
    7.1 格子呢纹样的深层意义第134-137页
    7.2 中欧交流的史前物质文化值得深入研究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5-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衣用立体裁剪人台的研发与应用--基于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
下一篇:探析四季花纹样在清末女子服饰上的装饰及其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