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生长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及亲子鉴定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 1 微卫星标记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3页 |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13-14页 |
| ·性别鉴定及差异分析 | 第14页 |
| ·亲权鉴定 | 第14-15页 |
| ·增殖放流 | 第15页 |
| ·重要经济性状的筛选 | 第15-16页 |
| 2 多重PCR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 ·病原菌检测 | 第16页 |
| ·杂交种鉴定 | 第16-17页 |
| ·亲子鉴定 | 第17页 |
|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17页 |
| 3 鲮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生长与加工冷藏 | 第17-18页 |
| ·生理生化 | 第18页 |
| ·基因表达 | 第18页 |
| ·病理与毒理 | 第18-19页 |
| ·分子标记 | 第19-21页 |
| ·RAPD标记技术 | 第19页 |
| ·DAF技术 | 第19-20页 |
| ·AFLP标记技术 | 第20页 |
| ·SSR标记技术 | 第20页 |
| ·SNP技术 | 第20-21页 |
| ·线粒体DNA | 第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鲮微卫星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3-29页 |
| 1.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2.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3-24页 |
| ·引物合成 | 第24页 |
| ·引物扩增 | 第24-25页 |
|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鲮微卫星标记与生长相关性状的初步分析 | 第29-4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 ·表型性状的测量 | 第29页 |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9页 |
| ·微卫星引物 | 第29页 |
| ·多重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第29-30页 |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 2 结果及分析 | 第30-37页 |
| ·表型数据及性状分析 | 第30-32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2-33页 |
| ·鲮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 ·优势基因型的筛选 | 第34-37页 |
| 3 讨论 | 第37-40页 |
| ·遗传特征分析 | 第37页 |
| ·标记与性状连锁分析 | 第37-38页 |
| ·多重比较结果 | 第38页 |
| ·标记指导育种的选择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鲮多重PCR体系的构建及亲子鉴定 | 第40-49页 |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DNA提取 | 第40页 |
| ·微卫星引物合成 | 第40-41页 |
| ·多重PCR体系构建 | 第41页 |
| ·PCR产物检测 | 第41页 |
| ·数据统计遗传分析及亲子鉴定 | 第41-42页 |
| 2 结果 | 第42-46页 |
| ·多重PCR体系的优化 | 第42-43页 |
| ·PCR反应循环数 | 第42页 |
| ·延伸时间 | 第42页 |
| ·引物比例 | 第42-43页 |
| ·鲮群体的遗传参数 | 第43-44页 |
| ·鲮亲子鉴定 | 第44-46页 |
| ·聚类分析 | 第46页 |
| 3 讨论 | 第46-49页 |
| ·关于多重PCR体系优化 | 第46-47页 |
| ·关于亲子鉴定 | 第47-48页 |
| ·聚类分析与育种应用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62页 |
| 已完成文章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