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温药物论文

药用甘草幼苗拒Na~+部位及其拒Na~+机理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植物的盐适应方式和植物拒盐作用第11-12页
   ·植物主要拒Na~+部位研究第12页
   ·植物拒Na~+机理研究第12-14页
     ·植物根部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及内皮层凯氏带的拒Na~+作用第12-13页
     ·植物对Na~+的区域化及其器官的拒Na~+作用第13-14页
     ·植物Na~+的脉内再循环与拒Na~+作用第14页
     ·叶片泌盐在植物拒Na~+中的作用第14页
   ·豆科植物拒Na~+机理的研究第14-16页
     ·根在地上部位拒Na~+中的作用第14-15页
     ·地上部位的拒Na~+作用第15-16页
 3 药用甘草耐盐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6-17页
 4 研究内容、目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盐胁迫对两种甘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8-29页
 1.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试验材料第18页
   ·幼苗培养与盐处理第18页
   ·生物量测定第18页
   ·盐敏感指数(SSI)和盐耐受指数(STI)的计算第18页
   ·株高、根粗、根长的测量第18-19页
   ·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第19页
   ·数据分析第19页
 2.结果与分析第19-27页
   ·盐胁迫对两种甘草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第19-23页
   ·盐胁迫对两种甘草幼苗株高、根粗和根长的影响第23页
   ·两种甘草幼苗对盐分的盐敏感性和耐受性第23-24页
   ·不同浓度盐处理对两种甘草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第24-27页
 3.讨论第27-29页
   ·盐胁迫对两种甘草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第27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耐盐性第27-29页
第三章 两种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拒Na~+作用第29-39页
 1.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29页
   ·幼苗培养与盐处理第29页
   ·离子含量测定第29页
   ·根内皮层凯氏带和木栓质开始发育位置的观察第29页
   ·根维管组织结构的观察第29-30页
   ·数据分析第30页
 2.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幼苗不同器官的离子分布第30-31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幼苗根的离子吸收、运输及K~+/Na~+第31-33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幼苗根维管组织的变化第33页
   ·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根内皮层凯氏带和木栓质的发育第33-36页
 3.讨论第36-39页
   ·盐胁迫下根对Na~+的吸收、截留和选择性运输作用第36-37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根组织结构的变化第37页
   ·根内皮层凯氏带、木栓质层在拒盐中的作用第37-39页
第四章 地上部对Na~+的响应及拒Na~+作用第39-46页
 1.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试验材料第39页
   ·幼苗培养与盐处理第39页
   ·整株幼苗离子含量测定第39页
   ·叶片分泌Na~+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数据分析第40页
 2.结果与分析第40-44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幼苗地上部Na~+的分布第40-41页
   ·两种甘草幼苗叶片Na~+的分泌量及分泌速率第41-43页
   ·两种甘草幼苗叶片表皮超微结构的观察第43页
   ·盐胁迫下两种药用甘草叶表皮及腺体的X射线能谱分析第43-44页
 3.讨论第44-46页
   ·盐胁迫下两种甘草幼苗地上部Na~+分布第44页
   ·叶片泌盐在两种甘草叶片拒Na~+中的作用第44页
   ·落叶在胀果甘草叶片拒Na~+中的作用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56页
附件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纤维优势表达GhPRP10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
下一篇:天山雪莲类黄酮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