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亲缘HLA 2-3个位点不合(单倍体)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NT-PSCT)患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我中心行RHNT-PSCT且存活超过100天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GVHD的发生率、分类及其主要临床表现,与同期行同胞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MSNT-PSCT)的60例患者进行比较;并分析c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单倍体组cGVHD的累积发生率与全相合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65.9%(95%CI,55%-76.8%)比69.7%(95%Cl,57.7%-81.7%),P0.05];而局限性和广泛性cGVHD的累积发病率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9%(95%C,,39.3%-62.5%)比35.3%(95%CI,24.2%-48.8%),P=0.026];[15.6%(95%CI,7.4%-23.8%)比37.9%(95%CI,25.0%-50.8%),P=0.006]。②单倍体组常见的受累器官分布依次为皮肤(56.9%)肝脏(20.7%)口腔(17.2%)眼睛(3.4%)神经系统(1.7%);全相合组的器官受累分布为肝脏(34.5%)皮肤(29.1%)口腔(21.8%)眼睛(7.3)胃肠道(3.6%)、肌肉关节(3.6%)。③多因素分析提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cGVHD及广泛性cGVHD的唯一危险因素;而HLA单倍体移植则与广泛性cGVHD的低发病率有关。④预后分析结果显示:cGVHD组的患者的复发率(RR)明显低于无cGVHD组,总存活率(OS)、无病存活率(DFS)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而两亚型的cGVHD的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RHNT-PSCT移植模式,患者的cGVHD的发病率较MSNT-PSCT组无明显增高,且广泛性cGVHD发病率低,绝大多数患者为皮肤、肝脏、口腔受累,提示该移植模式可行;预防aGVHD的发生可能能够降低严重cGVHD的发生率;cGVHD与降低患者RR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HLA单倍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