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反应性梳形聚合物对聚乳酸/ABS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3页
   ·聚合物共混概述第14-15页
   ·聚合物增容第15-17页
   ·梳形聚合物第17-22页
     ·梳形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合成第17-19页
     ·梳形聚合物的应用第19-22页
   ·聚乳酸及其改性第22-25页
     ·聚乳酸简介第22-23页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第23-25页
   ·ABS概述第25-27页
     ·ABS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简介第25-26页
     ·透明ABS的制备第26-27页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27-30页
   ·研究思路第30-31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MMA 基反应性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合成第33-43页
   ·引言第33-34页
   ·实验部分第34-37页
     ·主要实验原料与设备第34页
     ·MMA基反应性梳形聚合物(Reactive Comb Polymer, RC)和非反应性梳形聚合物(Comb polymer)的合成与表征第34-36页
     ·MMA基反应性线形聚合物(Reactive Linear Polymer, RL)的合成与表征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MMA基大分子单体(Macromer)的表征第37-39页
     ·MMA基反应性梳形聚合物(RC)和非反应性梳形聚合物(Combpolymer)的表征第39-41页
     ·MMA基反应性线形聚合物(RL)的表征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MMA基反应性聚合物分子结构对PLLA/MABS共混物增容效果的影响第43-62页
   ·引言第43-44页
   ·实验部分第44-48页
     ·主要实验原料与设备第44-45页
     ·PLLA/MABS/RC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45-47页
     ·PLLA/MABS/RL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47页
     ·PLLA/Comb polymer和MABS/Comb polymer共混物及MABS/RC和MABS/RL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60页
     ·RC和RL增容的PLLA/MABS (50/50) 共混物力学性能比较第48-49页
     ·RC和RL增容的PLLA/MABS (50/50) 共混物微观形态比较第49-50页
     ·RC和RL增容的PLLA/MABS (50/50) 共混物热性能比较第50-52页
     ·RC和RL增容的PLLA/MABS (50/50) 共混物流变性能比较第52-55页
     ·RC和RL在PLLA/MABS界面稳定性的比较第55-57页
     ·RC和RL增容的PLLA/MABS (50/50)共混物形态热稳定性比较第57-58页
     ·MMA基聚合物分别与PLLA和MABS的相容性第58-59页
     ·RC增容PLLA/MABS共混物的增容机理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MMA基反应性梳形聚合物(RC)增容PLLA/MABS共混体系形态及性能研究第62-73页
   ·引言第62页
   ·实验部分第62-64页
     ·主要实验原料与设备第62-63页
     ·PLLA/MABS/RC不同配比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63-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71页
     ·PLLA/MABS/RC不同配比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第64-66页
     ·PLLA/MABS/RC不同配比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第66-67页
     ·PLLA/MABS/RC不同配比共混物的热性能第67-69页
     ·PLLA/MABS/RC不同配比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具有不同ABS分子结构的PLLA/ABS/RC共混物的结构及性能第73-97页
   ·引言第73-74页
   ·实验部分第74-78页
     ·主要实验原料与设备第74-75页
     ·不同型号ABS/PLLA/RC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75-77页
     ·不同型号ABS的结构表征第77页
     ·不同型号ABS/Comb polymer共混物及TABS/RC (50/3) 和PLLA/RC(50/3) 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77-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95页
     ·不同型号ABS/PLLA/RC共混物间的力学性能比较第78-80页
     ·不同型号ABS/PLLA/RC共混物间的微观形态比较第80-81页
     ·不同型号ABS/PLLA/RC共混物间的热性能比较第81-84页
     ·不同型号ABS/PLLA/RC共混物间的流变性能比较第84-87页
     ·ABS分子结构对ABS与MMA基RC间相容性与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第87-91页
       ·MABS和TABS分子结构差异第87-88页
       ·MMA基RC与MABS和TABS间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力差别第88-91页
     ·RC在不同型号ABS/PLLA界面上的稳定性第91-92页
     ·PLLA/TABS/RC体系PLLA基体中微相的组成及形成机理第92-95页
       ·PLLA/RC(50/3) 共混物的表征第92页
       ·RC添加量对PLLA基体中微相形态的影响第92-94页
       ·PLLA基体中微相的STEM表征及其形成机理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六章 成型加工条件对MMA基RC增容的PLLA/ABS共混物形态及性能影响的初步探究第97-110页
   ·引言第97-98页
   ·实验部分第98-100页
     ·主要实验原料与设备第98-99页
     ·不同成型加工条件下PLLA/TABS/ RC共混物的制备与表征第99-100页
   ·结果与讨论第100-109页
     ·混炼转速对PLLA/TABS/RC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100-103页
     ·加工温度对PLLA/TABS/RC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103-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0-113页
   ·结论第110-112页
   ·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5页
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四苯乙烯基团的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多苯环结构有机阴离子镁铝水滑石的插层组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