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齿锥齿轮传动的啮合仿真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参数化特征建模理论 | 第10-12页 |
| ·弧齿锥齿轮啮合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弧齿锥齿轮强度分析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 ·弧齿锥齿轮动力学研究 | 第14-1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弧齿锥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 第17-36页 |
| ·弧齿锥齿轮初始资料 | 第17-18页 |
| ·球面渐开线形成原理及特性 | 第18-21页 |
| ·球面渐开线形成原理 | 第18-19页 |
| ·球面渐开线方程的推导 | 第19-20页 |
| ·弧齿锥齿轮的切齿理论 | 第20-21页 |
| ·刀盘直径的计算 | 第21页 |
| ·弧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过程 | 第21-27页 |
| ·输入基本参数和关系式 | 第22-24页 |
| ·创建基本曲线及渐开线 | 第24-25页 |
| ·生成齿轮单个轮齿 | 第25-26页 |
| ·生成完整模型 | 第26-27页 |
| ·Pro/Toolkit 二次开发 | 第27-34页 |
| ·系统的功能及总体结构 | 第27-28页 |
| ·Pro/Toolkit 主程序结构 | 第28-29页 |
| ·菜单栏菜单设计 | 第29-30页 |
| ·UI 对话框资源文件的创建 | 第30-32页 |
| ·参数的获取、传递和新模型再生 | 第32-33页 |
| ·注册文件的编写 | 第33-34页 |
| ·弧齿锥齿轮的虚拟装配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3章 弧齿锥齿轮的静态接触分析 | 第36-47页 |
| ·弧齿锥齿轮接触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36-37页 |
| ·接触的类型 | 第36页 |
| ·接触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36-37页 |
| ·ANSYS 的接触方式 | 第37页 |
| ·弧齿锥齿轮的静态接触分析 | 第37-43页 |
| ·静态接触分析的前处理过程 | 第38-41页 |
| ·施加边界条件 | 第41-42页 |
| ·静态接触求解 | 第42-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理论值计算 | 第43-44页 |
| ·ANSYS 计算结果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弧齿锥齿轮的模态分析 | 第47-53页 |
|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 第47页 |
|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7-48页 |
| ·模态分析方法 | 第48页 |
| ·模态分析的步骤 | 第48-49页 |
| ·查看结果及后处理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弧齿锥齿轮的动态啮合分析 | 第53-64页 |
| ·基于 LS-DYNA 的动态啮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53-55页 |
| ·LS-DYNA 动力分析功能综述 | 第53页 |
| ·接触问题处理方法 | 第53-54页 |
| ·LS-DYNA 的接触类型 | 第54-55页 |
| ·弧齿锥齿轮动态啮合分析 | 第55-61页 |
| ·动态啮合分析前处理过程 | 第55-59页 |
| ·定义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 | 第59-60页 |
| ·动态分析求解设置 | 第60-61页 |
| ·动态啮合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