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符号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第一章 替米考星和磷酸替米考星的研究进展 | 第14-32页 |
1 替米考星的合成和性质 | 第14-15页 |
2 替米考星的抗菌活性和抗菌机理 | 第15-16页 |
·替米考星的抗菌活性 | 第15-16页 |
·替米考星的抗菌机理 | 第16页 |
·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 第16页 |
·促进机体的防御功能 | 第16页 |
3 替米考星的药代动力学 | 第16-18页 |
·吸收分布 | 第16-17页 |
·生物转化 | 第17-18页 |
·排泄 | 第18页 |
4 替米考星在组织中的药物残留 | 第18-19页 |
5 替米考星的检测方法 | 第19-23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19-21页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 | 第21页 |
·薄层色谱法(TLC) | 第21-22页 |
·免疫测定法(ELISA) | 第22页 |
·微生物法 | 第22-23页 |
6 替米考星的毒理学 | 第23-24页 |
7 替米考星的临床应用 | 第24-26页 |
·替米考星在养禽业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替米考星在养猪业上的应用 | 第25页 |
·替米考星在养牛业上的应用 | 第25-26页 |
8 替米考星的环境毒性 | 第26页 |
9 磷酸替米考星的研究 | 第26-28页 |
·药效学 | 第26页 |
·药代动力学 | 第26页 |
·毒性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下篇 试验部分 | 第32-68页 |
第一章 肉鸡组织中替米考星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第34-50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34-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35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35-36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6-37页 |
·替米考星标准贮备液(200μg/mL) | 第36页 |
·二丁胺磷酸缓冲液 | 第36页 |
·HPLC流动相 | 第36页 |
·洗脱液 | 第36页 |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 第36页 |
·5%氨水溶液 | 第36-37页 |
·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37-39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7页 |
·色谱条件 | 第37页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7-38页 |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第38页 |
·添加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 第38页 |
·试样中替米考星含量的计算 | 第38-39页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7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9页 |
·流动相的确定 | 第39-41页 |
·标准曲线 | 第41-42页 |
·定量限和检测限 | 第42页 |
·添加回收和精密度试验 | 第42-47页 |
3 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二章 磷酸替米考星在肉鸡组织中消除残留规律研究 | 第50-68页 |
摘要 | 第50页 |
Abstract | 第50-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试验动物 | 第51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51-52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52页 |
·主要溶液配制 | 第52-53页 |
·替米考星标准贮备液(200μg/mL) | 第52页 |
·替米考星标准工作溶液 | 第52页 |
·二丁胺磷酸缓冲液 | 第52页 |
·HPLC流动相 | 第52-53页 |
·洗脱液 | 第53页 |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 第53页 |
·稀释液的配制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5页 |
·试验设计 | 第53页 |
·组织样品前处理 | 第53-54页 |
·色谱条件 | 第54页 |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第54页 |
·添加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 第54-55页 |
·试样中替米考星含量的计算 | 第55页 |
·确定休药期 | 第55页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65页 |
·标准曲线 | 第55-56页 |
·定量限和检测限 | 第56-57页 |
·添加回收和精密度试验 | 第57-58页 |
·鸡各组织中磷酸替米考星平均残留量 | 第58-65页 |
3 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8-70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