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第一节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 第16-26页 |
1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6-21页 |
·高温胁迫与气孔限制 | 第16-17页 |
·高温胁迫与暗反应 | 第17页 |
·高温胁迫与光反应 | 第17-19页 |
·高温胁迫对光合器官-类囊体膜的影响 | 第19-21页 |
2 植物光合作用耐热性获得 | 第21-26页 |
·叶黄素循环及调控 | 第21-23页 |
·耗散PSⅡ的过剩能量 | 第22页 |
·保护脂类,稳定类囊体膜结构 | 第22-23页 |
·膜流动性和膜结构 | 第23-24页 |
·热激基因和蛋白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多胺与非生物胁迫下光合作用的研究 | 第26-32页 |
1 多胺与温度逆境生理 | 第26-28页 |
·多胺与低温胁迫 | 第27-28页 |
·多胺与高温胁迫 | 第28页 |
2 多胺与光合膜 | 第28-32页 |
·多胺与PS Ⅱ蛋白作用 | 第29-30页 |
·外周蛋白 | 第29-30页 |
·D1和D2蛋白 | 第30页 |
·捕光复合体天线复合物 | 第30页 |
·多胺和光合膜互作模式 | 第30-32页 |
第二章 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2-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试验材料与植株培育 | 第33页 |
·试验处理 | 第33页 |
2 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生长指标测定 | 第33页 |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33-34页 |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 第34页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 第38-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供试品种和幼苗培养 | 第39页 |
·试验处理 | 第39页 |
2 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快速叶绿素a荧光诱导曲线测量与JIP-参数计算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外源Spd对番茄幼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 第40-41页 |
·外源Spd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可变荧光的影响 | 第41-42页 |
·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JIP-tst参数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体膜脂成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6-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供试品种和幼苗培养 | 第47页 |
·试验处理 | 第47页 |
2 测定方法 | 第47-49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第47-48页 |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第48页 |
·叶绿体膜脂提取和分析 | 第48-49页 |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50页 |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体膜脂组成的影响 | 第50-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