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红煤矿瓦斯赋存及治理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煤层瓦斯赋存及涌出的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煤层埋藏深度 | 第14页 |
·顶底板岩性 | 第14页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14-17页 |
·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14-15页 |
·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15-16页 |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16页 |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水文地质 | 第17页 |
·采动影响 | 第17-18页 |
3 永红煤矿煤层煤质特性及赋存规律 | 第18-26页 |
·煤层产状与煤质 | 第18-19页 |
·煤对瓦斯吸附性能实验 | 第19-20页 |
·煤层的透气性 | 第20-21页 |
·煤层瓦斯含量 | 第21-22页 |
·煤层瓦斯含量沿走向和倾向的赋存规律 | 第22-24页 |
·沿倾向变化规律 | 第22-24页 |
·沿走向变化规律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4 永红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 | 第26-33页 |
·永红煤矿工作面瓦斯涌出预测方法 | 第26-30页 |
·永红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 | 第30-31页 |
·预测条件 | 第30页 |
·3509回采工作面预测结果 | 第30-31页 |
·3509掘进工作面预测结果 | 第31页 |
·永红煤矿采区预测结果 | 第31页 |
·永红煤矿预测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永红煤矿瓦斯抽放方式选择 | 第33-44页 |
·回采面瓦斯抽放方式选择 | 第33-37页 |
·回采工作面瓦斯来源及其构成分析 | 第33页 |
·回采工作面瓦斯抽放 | 第33-36页 |
·邻近层瓦斯抽放 | 第36-37页 |
·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措施 | 第37-38页 |
·采空区瓦斯抽放 | 第38-43页 |
·半封闭(现)采空区抽放 | 第38-42页 |
·全封闭采空区抽放 | 第42-43页 |
·高位抽放巷 | 第43页 |
·瓦斯抽放方法确定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永红煤矿瓦斯抽放效果检验 | 第44-52页 |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 第44-49页 |
·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 | 第44-46页 |
·煤层残余瓦斯压力 | 第46页 |
·测点布置与测试结果 | 第46-49页 |
·局部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 第49-51页 |
·煤层钻屑指标法测定 | 第49-50页 |
·测点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7 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治理研究 | 第52-55页 |
·永红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 | 第52-54页 |
·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 | 第52-53页 |
·不敏感指标 | 第53-54页 |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6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