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11-14页 |
| (一)案由 | 第11页 |
| (二)案情介绍 | 第11-12页 |
| (三)分歧意见 | 第12-13页 |
| (四)本案的焦点 | 第13-14页 |
| 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 第14-21页 |
| (一)假想防卫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分类 | 第14-15页 |
| (二)假想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 第15页 |
| (三)学界关于假想防卫罪过形式的几种学说 | 第15-17页 |
| (四)对以上学说的简要评析及本文立场 | 第17-20页 |
| (五)无罪过的假想防卫应当按照意外事件处理 | 第20-21页 |
| (六)小结 | 第21页 |
|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 第21-26页 |
| (一)本案是假想防卫 | 第22-23页 |
| (二)蔡永杰在主观上无罪过 | 第23-26页 |
| (三)本案应当按照意外事件处理 | 第26页 |
| 四、本案研究的启示 | 第26-29页 |
| (一)假想防卫案件的认定方法及其处理方式 | 第26-27页 |
| (二)审理假想防卫案件应当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 | 第27-29页 |
| 结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