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 ·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旱灾损失风险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地下水利用量与埋深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7页 |
| ·水量平衡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作物水模型应用到减产率计算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 ·抗旱能力评估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4页 |
| ·安徽省淮北平原概况 | 第22-23页 |
| ·区域概况 | 第22页 |
| ·气候分析 | 第22页 |
| ·粮食产区 | 第22页 |
| ·近期水问题 | 第22-23页 |
| ·区域选择依据 | 第23-24页 |
| 第3章 基于模拟的小麦实际腾发量计算 | 第24-37页 |
| ·数据整理 | 第24页 |
| ·小麦潜在腾发量 | 第24-30页 |
| ·作物腾发量的计算方法 | 第24-27页 |
| ·小麦潜在腾发量的计算 | 第27-30页 |
| ·小麦地下水利用量 | 第30-31页 |
| ·小麦实际腾发量 | 第31-37页 |
| 第4章 基于试验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构建 | 第37-42页 |
|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 第37-38页 |
| ·受旱试验处理设计 | 第38页 |
| ·试验过程 | 第38-39页 |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 ·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水分生产函数参数率定 | 第40-42页 |
| 第5章 安徽省淮北平原自然状态旱灾损失风险定量评估 | 第42-60页 |
| ·小麦自然状态下产量的计算 | 第42-44页 |
| ·小麦因旱减产率的计算 | 第44-47页 |
| ·基于交叉验证的信息扩散方法 | 第47-49页 |
| ·基于交叉验证与信息扩散的旱灾损失风险定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 ·精度验证 | 第50-51页 |
| ·小麦因旱减产率的频率分布 | 第51-57页 |
| ·小麦因旱减产率频率分布的讨论与分析 | 第57-60页 |
| ·不同地区样本对应窗宽值分析 | 第57页 |
| ·不同因旱减产率下的风险概率分析 | 第57-58页 |
| ·旱灾损失风险分布图分析 | 第58-60页 |
| 第6章 安徽省淮北平原抗旱能力分析 | 第60-74页 |
| ·安徽省淮北平原实际状态下小麦旱灾损失风险定量评估 | 第60-69页 |
| ·因旱减产率的计算 | 第60页 |
| ·计算结果 | 第60-65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65-69页 |
| ·安徽省淮北平原抗旱能力定性分析 | 第69-70页 |
| ·安徽省淮北平原抗旱能力定量分析 | 第70-7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