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次酸—白蛋白复合微粒的制备与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第13-1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3页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3-17页 |
1 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3-16页 |
2 溶解度测定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甘草次酸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 第19-2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0-26页 |
1 甘草次酸纳米混悬液制备 | 第20页 |
2 纳米混悬液评价 | 第20页 |
3 处方的筛选 | 第20-26页 |
讨论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载药白蛋白微粒的处方优选 | 第29-4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9-36页 |
1 载药白蛋白微粒的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29-31页 |
2 粒径测定方法 | 第31页 |
3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 第31-32页 |
4 处方筛选 | 第32-35页 |
5 重现性实验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甘草次酸-白蛋白复合微粒体内外评价 | 第40-6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0-55页 |
1 复合微粒的外观考察 | 第40-41页 |
2 复合微粒的形态表征 | 第41-42页 |
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42-43页 |
4 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 | 第43-44页 |
5 红外光谱测定 | 第44-45页 |
6 溶出度测定 | 第45-46页 |
7 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46-55页 |
讨论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综述 | 第67-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