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设计、计算、图解论文

艺术与技术互动下的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6页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17页
   ·论文名称释义与研究方向确立第12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3-15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17页
 2. 相关概念的厘定第17-22页
   ·艺术与技术第17-18页
   ·工业化时代第18-19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19-21页
   ·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第21-22页
 3.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文献检索综第22-28页
   ·课题在职业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文献检索综述第23-25页
   ·课题在艺术设计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文献检索综述第25-26页
   ·课题在科学技术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文献检索综述第26-28页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第28-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8-31页
   ·技术路线图第31-32页
 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32页
   ·注重实践研究与研究范围的跨界性第32页
   ·课题选题普通却针对性强第32页
 6. 研究方法第32-36页
   ·文献法第32-33页
   ·比较法第33页
   ·德尔菲法第33-34页
   ·SWOT分析法第34-35页
   ·第三方机构调查法第35-36页
第2章 艺术与技术互动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分析第36-57页
 1. 技术视野下的艺术设计第36-46页
   ·技术概述第36-38页
   ·格罗佩乌斯设计观第38-41页
   ·服装设计与艺第41-46页
 2. 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论艺术与技术第46-50页
   ·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工业化时代第46-48页
   ·艺术设计大众化趋势第48-50页
 3. 由“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谈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第50-53页
   ·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第50-51页
   ·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第51-53页
 4. 科学技术水平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第53-57页
第3章 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里国外人才培养的成熟模式第57-77页
 1. 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第58-66页
   ·从英国教育部几度更名看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第58-61页
   ·英国国家资格框架第61-64页
   ·国家资格框架与学分框架第64-66页
 2.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第66-70页
   ·从德国国家法规几度修订来剖析“双元制”教育体系第66-69页
   ·“双元制”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第69-70页
 3. 日本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第70-77页
   ·日本“技术立国”宗旨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第70-73页
   ·“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第73-77页
第4章 艺术与技术互动下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第77-107页
 1. 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层次定位第77-87页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概述第77-85页
   ·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定位第85-87页
 2. 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形成阶段第87-94页
   ·传统“师徒制”服装技能传承向专门学校过渡阶段第87-92页
   ·伴随着普高艺术设计教育诞生的模糊阶段第92-94页
 3. 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阶段第94-100页
   ·政府法规不断完善以保障整体职业教育发展第95-97页
   ·借助整体发展东风,高职服装设计教育趋于成熟第97-100页
 4. 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第100-107页
   ·服装设计职业教育意识强但人才培养途径模第101-102页
   ·处于学科本位模式向工作本位模式转变初期第102-103页
   ·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仍然以学科教育结构为主第103-105页
   ·服装设计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值性缺失第105-107页
第5章 中国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途径第107-151页
 1.艺术与技术互动下的“自我规划”式人才培养方法第107-116页
   ·企业职业岗位节点与服装设计课程体第107-110页
   ·“自我规划”人才培养方法的构架和案例第110-116页
 2.艺术与技术互动下的“项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法第116-134页
   ·项目课程体系的特点第116-118页
   ·“项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法的构架和案例分析第118-129页
   ·“项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第129-134页
 3.艺术与技术互动下的“现代学徒制”活化与创新第134-142页
   ·“现代学徒制”解读第134-137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法的构架与设想第137-142页
 4.“慕课”与服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融合与创新第142-151页
   ·“慕课”(MOOCs)风暴时代解读第142-144页
   ·“慕课”(MOOCs)课程模式分析第144-146页
   ·“慕课”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第146-151页
第6章 结语第151-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2页
攻读博士期间阶段性研究成果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丙烯酸铜树脂防污涂料制备及其评价
下一篇:骨螺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