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油页岩末低温热解工艺及关键部件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符号表 | 第10-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 ·我国的能源结构 | 第17-18页 |
| ·低温热解技术及发展必要性 | 第18-19页 |
| ·低温热解工艺研究进展 | 第19-37页 |
| ·块状油页岩/煤低温热解工艺 | 第19-26页 |
| ·油页岩末/粉煤低温热解工艺 | 第26-37页 |
| ·工艺现状分析 | 第37页 |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低温热解工艺研究进展 | 第37-40页 |
| ·循环流化床多联供探索试验研究 | 第38页 |
| ·双流化床低温热解试验研究 | 第38-39页 |
| ·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粉煤提油中试试验研究 | 第39-4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40-43页 |
|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 ·研究内容 | 第40-43页 |
| 第二章 油页岩特性及热解特性研究 | 第43-63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FTIR分析试验 | 第43-53页 |
| ·试验部分 | 第43-48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 ·TG-FTIR分析实验 | 第53-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 ·小结 | 第60-63页 |
| 第三章 鼓泡床低温热解小试及产物分析 | 第63-81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鼓泡床低温热解试验研究 | 第63-74页 |
| ·试验部分 | 第63-6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 ·低温热解原料及产物的FTIR分析 | 第74-80页 |
| ·实验部分 | 第74-7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第四章 间接换热低温热解工艺探索试验研究 | 第81-95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百公斤级固体热载体间接换热试验研究 | 第81-93页 |
| ·试验部分 | 第81-86页 |
| ·调试结果及分析 | 第86-93页 |
| ·小结 | 第93-95页 |
| 第五章 直接换热低温热解工艺探索试验研究 | 第95-115页 |
| ·引言 | 第95页 |
| ·采用机械阀工艺流程探索试验 | 第95-104页 |
| ·试验部分 | 第95-9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9-104页 |
| ·采用一体化气动阀工艺流程探索试验 | 第104-114页 |
| ·D100循环流化床低温热解冷态试验 | 第104-106页 |
| ·D100循环流化床低温热解冷态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6-109页 |
| ·D400循环流化床低温热解冷态试验 | 第109-112页 |
| ·D400循环流化床低温热解冷态试验结果 | 第112-113页 |
| ·工艺分析 | 第113-114页 |
| ·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六章 射流控制固体料阀试验研究 | 第115-131页 |
| ·引言 | 第115页 |
| ·试验部分 | 第115-118页 |
| ·试验原料 | 第115-116页 |
| ·试验系统 | 第116-1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18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9页 |
| ·基本工作特性 | 第118-125页 |
| ·工作压力范围 | 第125-126页 |
| ·结构参数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 ·最大循环流量数学模型 | 第128-129页 |
| ·小结 | 第129-131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31-135页 |
| ·结论 | 第131-132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2-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5-14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146-147页 |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