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锂电池组能量均衡策略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 ·均衡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研究 | 第11-25页 |
| ·锂离子电池不一致性出现原因 | 第11-17页 |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一致性 | 第11-13页 |
| ·使用方式产生的不一致性 | 第13-15页 |
| ·存放过程中造成的不一致性 | 第15-16页 |
| ·锂离子电池不一致性的弥补办法 | 第16-17页 |
| ·电池组中单体电池性能不一致性的体现方式 | 第17-22页 |
| ·开路电压的不一致性 | 第17-18页 |
| ·工作电压的不一致性 | 第18-21页 |
| ·SOC的不一致性 | 第21-22页 |
| ·电池不一致性评价依据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SOC估计和均衡方法的研究 | 第25-37页 |
|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辨识 | 第25-30页 |
| ·影响模型建立的因素 | 第25-27页 |
| ·锂离子电池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 ·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 | 第28-30页 |
| ·基于E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及仿真 | 第30-34页 |
| ·基于EKF的SOC估计算法原理 | 第30-32页 |
| ·基于EKF的SOC估计算法仿真 | 第32-34页 |
| ·均衡电路结构选取 | 第34-35页 |
| ·均衡方法研究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 第37-55页 |
| ·整体设计 | 第37-38页 |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38-47页 |
| ·控制芯片选择 | 第38-39页 |
| ·供电电路设计 | 第39页 |
| ·电压采集电路 | 第39-44页 |
| ·温度采集电路 | 第44-45页 |
| ·电流采集电路 | 第45页 |
| ·主动均衡电路 | 第45-46页 |
| ·参数存储电路 | 第46页 |
| ·通信电路 | 第46-47页 |
| ·程序设计 | 第47-54页 |
| ·下位机程序流程图 | 第47-48页 |
| ·上位机调试程序编写 | 第48-50页 |
| ·基于CAN的通信协议设计 | 第50-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系统试验 | 第55-58页 |
| ·放置状态均衡试验 | 第55页 |
| ·充电状态均衡试验 | 第55-56页 |
| ·放电状态均衡试验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