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石壁司法审判研究--以《清明集》为研究中心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胡石壁断案思维模式 | 第10-24页 |
一、胡石壁的“吏治”思想 | 第10-16页 |
(一)司法官吏 | 第12-15页 |
(二)其他官吏 | 第15-16页 |
二、胡石壁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务实”思想 | 第16-18页 |
(一)教化为先的审判思想 | 第16-17页 |
(二)重视证据的作用 | 第17-18页 |
三、“情”“理”为主的司法审判标准 | 第18-24页 |
(一)“情”“理”的具体含义 | 第18-21页 |
(二)“国法”与“情理”并重的执法理念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胡石壁断案行为模式 | 第24-36页 |
一、申诉制度 | 第24-28页 |
(一)地方监察制度与提点刑狱司 | 第24-25页 |
(二)申诉制度的具体表现 | 第25-28页 |
二、刑罚标准以“宽刑”为主 | 第28-36页 |
(一)、教化思维模式的影响 | 第28-30页 |
(二)宽刑标准的主要体现 | 第30-36页 |
第三章 胡石壁断案的影响因素 | 第36-49页 |
一、政治因素 | 第36-43页 |
(一)科举制度改进 | 第36-40页 |
(二)南宋士大夫阶级的崛起 | 第40-43页 |
二、思想因素 | 第43-47页 |
(一)“程朱理学”的兴盛 | 第43-44页 |
(二)南宋“儒学”的稳固 | 第44-47页 |
三、个人素质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附表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