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M钛合金表面等离子Mo合金层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钛及钛合金 | 第11-13页 |
·钛及钛合金简介 | 第11-12页 |
·钛合金的分类 | 第12页 |
·钛合金的性能特点 | 第12-13页 |
·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13-15页 |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过程 | 第13-14页 |
·生物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及应用 | 第14-15页 |
·钛合金的摩擦学性能及提高耐磨性的表面改性技术 | 第15-17页 |
·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 | 第15页 |
·提高钛合金耐磨性的表面改性技术 | 第15-17页 |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 | 第17-19页 |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介绍 | 第17-18页 |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特点 | 第18-1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9-23页 |
·基材的选择 | 第19页 |
·Mo元素及Mo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研究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TLM表面等离子Mo合金层的制备 | 第23-27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等离子Mo合金化过程 | 第24页 |
·TLM表面等离子Mo合金化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4-27页 |
第三章 Mo合金层的表征 | 第27-35页 |
·表面形貌 | 第27-28页 |
·截面形貌及成分分布 | 第28-29页 |
·相结构 | 第29-30页 |
·表面显微硬度 | 第30-32页 |
·表面润湿性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Mo合金层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35-61页 |
·金属摩擦学理论 | 第35-38页 |
·摩擦 | 第35-36页 |
·磨损 | 第36-37页 |
·摩擦磨损性能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摩擦磨损实验 | 第38-40页 |
·摩擦磨损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实验条件 | 第39-40页 |
·载荷为 5 N时的摩擦学性能 | 第40-51页 |
·载荷为 5 N时大气环境中的摩擦磨损 | 第40-44页 |
·磨痕形貌 | 第40-42页 |
·摩擦系数 | 第42-43页 |
·比磨损率 | 第43-44页 |
·载荷为 5 N时模拟人工体液中的摩擦磨损 | 第44-48页 |
·磨痕形貌 | 第44-46页 |
·摩擦系数 | 第46-47页 |
·比磨损率 | 第47-48页 |
·载荷为 5 N时模拟人工唾液中的摩擦磨损 | 第48-51页 |
·磨痕形貌 | 第48-50页 |
·摩擦系数 | 第50页 |
·比磨损率 | 第50-51页 |
·载荷为 8 N时的摩擦学性能 | 第51-59页 |
·载荷为 8 N时模拟人工体液中的摩擦磨损 | 第52-55页 |
·磨痕形貌 | 第52-53页 |
·摩擦系数 | 第53-54页 |
·比磨损率 | 第54-55页 |
·载荷为 8 N时模拟人工唾液中的摩擦磨损 | 第55-59页 |
·磨痕形貌 | 第55-57页 |
·摩擦系数 | 第57-58页 |
·比磨损率 | 第58-59页 |
·不同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比较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