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国民旅游休闲抽样调查的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三)选题意义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旅游公共服务概念梳理第11-12页
  (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现状第12页
  (三)文献小结第12-13页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内容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背景分析第14-18页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特点分析第14-15页
  (一)旅游公共服务是针对性服务第14页
  (二)旅游公共服务是公益性服务第14页
  (三)旅游公共服务是基础性服务第14页
  (四)旅游公共服务是一种低价位或免费的服务第14-15页
  (五)旅游公共服务是内容广泛的服务第15页
  (六)旅游公共服务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服务第15页
 二、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现实要求第15-16页
  (一)国内旅游和大众化的趋势对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数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第15页
  (二)散客化的趋势和需求的多样性对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种类提出了更高要求 7 (三)旅游者的舒适性追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第15-16页
  (三)旅游者的舒适性追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第16页
  (四)季节性问题导致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需求的周期性变化第16页
 三、旅游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第16-18页
  (一)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第16-17页
  (二)兼顾数量与质量原则第17页
  (三)兼顾硬开发与软开发原则第17页
  (四)兼顾现在与未来发展原则第17-18页
第二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第18-22页
 一、问卷设计第18-19页
  (一)群体分类第18页
  (二)调研目的第18-19页
  (三)问卷内容第19页
 二、问卷调查和回收情况第19-20页
  (一)问卷调查情况第19-20页
  (二)样本回收情况第20页
 三、样本统计学特征第20-22页
  (一)层级地区分布特征第20页
  (二)收入水平分布特征第20-21页
  (三)年龄分布特征第21页
  (四)文化程度分布特征第21-22页
第三章 民众对旅游公共服务满意率的实证研究第22-39页
 一、我国民众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率研究第22-25页
  (一)我国民众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总体满意率研究第22页
  (二)我国民众对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的总体满意率研究第22-23页
  (三)我国民众对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的总体满意率研究第23-24页
  (四)我国民众对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的总体满意率研究第24-25页
 二、不同层级地区人群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5-28页
  (一)不同层级地区人群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5页
  (二)不同层级地区人群对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5-26页
  (三)不同层级地区人群对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6-27页
  (四)不同层级地区人群对旅游公共惠民便民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7-28页
 三、不同收入人群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8-31页
  (一)不同收入人群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8-29页
  (二)不同收入人群对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29-30页
  (三)不同收入人群对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0-31页
  (四)不同收入人群对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1页
 四、不同年龄人群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1-35页
  (一)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1-32页
  (二)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2-33页
  (三)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3-34页
  (四)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旅游公共惠民便民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4-35页
 五、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旅游公共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5-39页
  (一)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5页
  (二)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5-36页
  (三)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6-37页
  (四)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旅游公共惠民便民服务的满意率研究第37-39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9-45页
 一、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现状第39-42页
  (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第39-40页
  (二)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第40-41页
  (三)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服务第41页
  (四)旅游公共惠民便民服务第41-42页
 二、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一)旅游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第42页
  (二)均等化严重不足第42-43页
  (三)公共服务的供给缺乏多样性第43页
  (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健全第43-44页
  (五)服务的供给没有考虑人群特点第44-45页
第五章 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未来发展对策第45-48页
 一、我国旅游公共服务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有所突破第45-46页
  (一)增加自驾车相关服务供给第45页
  (二)增加旅游热线服务内容和推广第45页
  (三)积极发挥社会机制的辅助性功能第45-46页
 二、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第46页
 三、旅游公共服务在发展现代技术的同时需要兼顾传统服务第46页
 四、旅游公共服务应该更多的向弱势人群倾斜第46-48页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8-49页
 一、研究局限性第48页
 二、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并购重组的税收筹划
下一篇:税收负担对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水平影响的分析--以12家上市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