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对象及方法 | 第10-15页 |
| 1 研究设计 | 第10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样本含量及其估算方法 | 第10页 |
| ·轻微头盆不称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纳入标准 | 第10-11页 |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脱落标准 | 第11页 |
| ·剔除标准 | 第11页 |
| ·不良事件评价及处理 | 第11-12页 |
| 3 分组方法 | 第12页 |
| 4 治疗方法 | 第12-13页 |
| ·对照组 | 第12-13页 |
| ·干预组 | 第13页 |
| 5 脱落病例的处理 | 第13页 |
| 6 难产的手术指征 | 第13页 |
| 7 头位难产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8 难产并发症诊断标准 | 第14页 |
| 9 研究终点 | 第14-15页 |
| ·主要研究终点 | 第14页 |
| ·次要研究终点 | 第14-15页 |
| 10 统计学考虑和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5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5-20页 |
| 1 待产妇一般资料 | 第15-16页 |
| 2 研究终点 | 第16-17页 |
| 3 2组待产妇发生难产的比例 | 第17-18页 |
| 4 难产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 ·难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18页 |
| ·难产影响因素的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18-19页 |
| 5 不良事件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0-25页 |
| 一、头位难产现状 | 第20-21页 |
| (一) 头位难产常见且危害大 | 第20页 |
| (二) 目前预防头位难产的措施及其局限性 | 第20-21页 |
| (三) 剖宫产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方式,但其近远期并发症多 | 第21页 |
| 二、减少头位难产是可能的 | 第21-22页 |
| (一) 西医、中医对分娩影响因素的认识 | 第21-22页 |
| (二) 减少头位难产的理论依据和解剖学基础 | 第22页 |
| 三、保产无忧方在产科的应用 | 第22-23页 |
| 四 傅青主保产无忧方预防头位难产效果确切 | 第23-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 附录 | 第27-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文献综述 | 第36-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作者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