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锻炼改善退行性膝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机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第12-17页 |
| 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2-13页 |
|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 ·病例分组 | 第12-13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4页 |
| 3 研究病例的选择 | 第14-17页 |
| ·纳入标准 | 第14-15页 |
|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 ·剔除标准 | 第15页 |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5-16页 |
|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16-17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 1 病例分组 | 第17页 |
| 2 治疗用器具 | 第17页 |
| 3 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 ·易筋经加艾灸组(A组) | 第17-18页 |
| ·艾灸组(B组) | 第18页 |
| ·易筋经组(C组) | 第18页 |
| 4 疗效观察 | 第18-22页 |
| ·临床疗效评定指标 | 第18-21页 |
| ·安全性评价指标 | 第21页 |
| ·不良事件分析与处理 | 第21页 |
| ·安全性分级 | 第21-22页 |
| 5 统计学处理 | 第22-23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 1 证候(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第23页 |
| 2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第23-24页 |
| 3 膝关节屈曲度比较 | 第24-25页 |
| 4 疼痛程度比较 | 第25页 |
| 5 C反应蛋白(CRP)指标比较 | 第25-26页 |
| 6 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比较 | 第26页 |
| 7 安全性评价 | 第26-27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7-40页 |
| 1 易筋经 | 第27-29页 |
| ·易筋经源流 | 第27页 |
| ·易筋经的功法特点 | 第27-28页 |
| ·易筋经的练习要领 | 第28-29页 |
| 2 退行性膝关节炎 | 第29-33页 |
| ·中医学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认识 | 第29-31页 |
|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认识 | 第31-33页 |
| 3 肝肾亏虚证选择依据 | 第33-34页 |
| 4 易筋经改善退行性膝关节炎可能机理探讨 | 第34-35页 |
| ·补益肝肾 | 第34-35页 |
| ·调和气血 | 第35页 |
| 5 CRP、IL-1与退行性膝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 第35-36页 |
| 6 三种方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肝肾亏虚证作用的分析 | 第36-38页 |
| ·易筋经与艾灸临床疗效相当的原因探讨 | 第36页 |
| ·易筋经改善膝关节疼痛不如艾灸原因探讨 | 第36-37页 |
| ·易筋经改善膝关节屈伸不利优于艾灸原因探讨 | 第37-38页 |
| ·易筋经与艾灸协同作用探讨 | 第38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38-40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附录 | 第44-48页 |
|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第44-45页 |
| 临床观察表 | 第45-48页 |
| 综述 | 第48-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