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 | 第8-9页 |
| ·纳米及纳米科学的定义 | 第8-9页 |
| ·纳米材料的种类划分 | 第9页 |
| ·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 | 第9页 |
| ·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9-12页 |
| ·惰性气体蒸发冷凝法 | 第10页 |
| ·非晶晶化法 | 第10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0-11页 |
| ·电沉积法 | 第11-12页 |
| ·纳米晶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2-14页 |
| ·强度 | 第12页 |
| ·疲劳 | 第12页 |
| ·塑性 | 第12-13页 |
| ·应变速率敏感性 | 第13页 |
| ·断裂 | 第13-14页 |
| ·纳米晶的变形机制 | 第14-16页 |
| ·晶界滑移机制 | 第14-15页 |
| ·晶界发射位错机制 | 第15页 |
| ·晶粒转动机制 | 第15页 |
| ·堆垛层错和孪晶 | 第15-16页 |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不同工艺下电沉积纳米晶镍铁合金材料的制备 | 第18-23页 |
| ·电沉积制备的基础理论 | 第18-19页 |
| ·纳米晶试样制备装置 | 第19-20页 |
| ·电沉积镀液成分 | 第20页 |
| ·镀前处理 | 第20页 |
| ·镀液配制 | 第20-21页 |
| ·工艺条件优化过程 | 第21-22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材料的检测及表征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工艺参数对电沉积纳米晶镍铁合金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 第23-36页 |
| ·光亮剂浓度对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影响 | 第23-26页 |
| ·光亮剂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光亮剂浓度对镀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搅拌方式对制备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搅拌方式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6页 |
| ·搅拌方式对镀层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26-27页 |
| ·镀液温度对制备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影响 | 第27-29页 |
| ·镀液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镀液温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 ·pH值对制备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影响 | 第29-32页 |
| ·pH值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pH值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pH值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电流密度对制备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影响 | 第32-35页 |
| ·电流密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电流密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33页 |
| ·电流密度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电流密度对镀层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纳米晶镍铁合金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 第36-5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制备 | 第36-37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的性能表征 | 第37页 |
| ·常规力学性能检测 | 第37-38页 |
| ·低周疲劳试验 | 第38-39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的组织性能表征 | 第39-43页 |
| ·成分分析 | 第39-41页 |
| ·相组成及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 ·微观结构观测 | 第42-43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的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43-44页 |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44-45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 | 第45-57页 |
| ·低周疲劳寿命 | 第45-46页 |
| ·循环硬化现象 | 第46-48页 |
| ·表面变形特征 | 第48-50页 |
| ·疲劳断口分析 | 第50-51页 |
| ·纳米晶镍铁合金的疲劳断裂机制 | 第51-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