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家小说的“传奇”叙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蛰伏与荣耀:麦家的文坛烛照之路 | 第7-9页 |
(一)麦家及其小说创作 | 第7-8页 |
(二)麦家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承袭与变幻:麦家小说的传奇之源 | 第9-13页 |
(一)“传奇”之变:从传奇小说到传奇叙事 | 第9-11页 |
(二)本文研究思路与选题价值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复归与新变:精英立场的“谍战传奇” | 第13-23页 |
第一节 麦家的谍战英雄情结 | 第13-17页 |
一、脉动于外:麦家的生活历练 | 第13-15页 |
二、知乎于内:麦家的学识信仰 | 第15-17页 |
第二节“谍战传奇”的生命诗学 | 第17-23页 |
一、神秘的谍战演绎与陌生的历史想象 | 第18-19页 |
二、严肃的精英立场与高远的审美旨归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崇高与卑微:无烟战场的“英雄传奇”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不合法的神童——私生子容金珍 | 第23-27页 |
一、家族的遗弃者 | 第23-25页 |
二、传统道德考验与悲剧英雄观的交错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不完整的天才——瞎子阿炳 | 第27-30页 |
一、肉体的残缺者 | 第27-28页 |
二、精神意志的锐化与生存意识的缺失 | 第28-30页 |
第三节 不纯粹的英雄——日本女婿陈家鹄 | 第30-34页 |
一、爱情的缺失者 | 第30-31页 |
二、人民伦理与自由伦理的悖逆统一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真实与虚幻:突围想象的“后设传奇” | 第34-48页 |
第一节 多维的叙述方式 | 第35-39页 |
一、流变的叙述视角 | 第35-36页 |
二、独特的篇章结构 | 第36-38页 |
三、幽谧的空间设置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交错的意象构建 | 第39-44页 |
一、密码:有灵魂的系统 | 第40-41页 |
二、棋:有约束的人生 | 第41-43页 |
三、梦:有力量的思索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立体的影像描摹 | 第44-48页 |
一、情节戏剧化 | 第44-45页 |
二、语言镜头感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