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科尔沁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概述第9-17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第10-13页
     ·概念及其含义第10-11页
     ·评价方法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7-26页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第17-19页
     ·位置及交通第17-18页
     ·气象气候第18页
     ·河流水系第18-19页
     ·经济概况第19页
   ·地质地貌第19-20页
     ·地形地貌第19页
     ·地质条件第19-20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0-23页
     ·地下水分布规律第20-21页
     ·水文地质分层及特征第21-22页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第22-23页
   ·地下水资源概况第23-24页
     ·地下水超采第23页
     ·地下水水质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方法的确定第26-37页
   ·DRASTIC 方法第26-29页
     ·评价指标第26页
     ·指标权重第26-27页
     ·指标评分第27-28页
     ·脆弱性指数第28页
     ·方法的优点与缺点第28-29页
   ·改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29-32页
     ·评价体系选取原则第29-30页
     ·本质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第30-32页
     ·特殊脆弱性评价指标选取第32页
   ·权重方法的确定第32-35页
     ·层次分析法第33-34页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第34页
     ·综合权重的确定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本质脆弱性第37-50页
   ·GIS 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第37-40页
   ·本质脆弱性单个指标的 GIS 实现第40-45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5页
   ·本质脆弱性评价第45-48页
     ·本质脆弱性分布图第45-47页
     ·本质脆弱性分布图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第50-63页
   ·特殊脆弱性单个指标的 GIS 实现第50-51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1-55页
   ·综合评分法的特殊脆弱性评价第55-57页
     ·特殊脆弱性分布图第55页
     ·特殊脆弱性结果分析第55-57页
   ·综合权重模糊优选方法的评价结果第57-61页
     ·模糊优选理论模型第57-59页
     ·评价结果分布图第59-60页
     ·脆弱性结果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6章 评价结果及保护意见第63-82页
   ·研究区域水质评价第63-70页
     ·水质评价指标的选取第63-64页
     ·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第64-66页
     ·基于 AHP 的模糊综合法评价第66-69页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第69-70页
   ·脆弱性评价结果与水质评价的比较第70-75页
     ·本质脆弱性分布图与水质的结果比较第71-72页
     ·特殊脆弱性分布图与水质的结果比较第72-73页
     ·本质脆弱性分布图与水质的结果比较第73-75页
     ·对比结果的小结第75页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对比第75-79页
     ·综合评分法与模糊优选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第75-77页
     ·特殊脆弱性与本质脆弱性的评价结果比较第77-79页
   ·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9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散元在含可燃冰土层及碎石料力学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流动成本场的高效降雨径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