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第二章 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 第14-46页 |
| ·抗原筛选 | 第14-17页 |
| ·H9N2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 第14-16页 |
| ·H9N2病毒抗原特性分析 | 第16页 |
| ·抗原筛选 | 第16-17页 |
| ·血凝抑制实验(HI)和微量中和实验(MN)方法cut-off值的确定 | 第17-20页 |
| ·血清标本基本信息分析 | 第20-23页 |
| ·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HI初筛结果 | 第23-30页 |
| ·333抗原HI初筛结果 | 第23-26页 |
| ·AK4抗原HI初筛结果 | 第26-28页 |
| ·G1抗原HI初筛结果 | 第28-30页 |
| ·H9N2禽流感病毒MN检测结果 | 第30-40页 |
| ·333抗原MN检测结果 | 第30-34页 |
| ·AK4抗原MN检测结果 | 第34-37页 |
| ·G1抗原MN检测结果 | 第37-40页 |
| ·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血清阳性率分析 | 第40-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 第46-60页 |
| ·抗原筛选 | 第46-48页 |
| ·H6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 第46-48页 |
| ·H6病毒抗原特性分析 | 第48页 |
| ·抗原筛选 | 第48页 |
| ·HI和MN方法cut-off值的确定 | 第48-50页 |
| ·H6N2病毒HI初筛结果 | 第50-54页 |
| ·H6N6病毒HI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 ·H6N2禽流感病毒MN检测结果 | 第55-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60-66页 |
| ·抗原筛选 | 第60页 |
| ·中国职业暴露人群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的现状 | 第60-63页 |
| ·我国大陆地区首次发现人感染H6亚型禽流感病毒 | 第63-64页 |
| ·中国职业暴露人群感染禽流感病毒现状总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材料与方法 | 第66-77页 |
| ·材料 | 第66-69页 |
| ·方法 | 第69-77页 |
| ·鸡胚制备抗原 | 第69页 |
| ·灭活抗原 | 第69页 |
| ·雪貂血清制备 | 第69页 |
| ·基因序列测定 | 第69-71页 |
| ·基因特性分析 | 第71页 |
| ·HI实验 | 第71-73页 |
| ·MN实验 | 第73-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 附表1 毒株全称及简称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个人简历 | 第87-88页 |
| 综述1 | 第88-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
| 综述2 | 第93-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 附件 | 第110-111页 |
| 综述3 | 第111-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