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高7断块调驱方案优化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流线模型理论 | 第13-23页 |
| ·油水两相数学模型 | 第13-15页 |
| ·建立油水两相流线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13页 |
| ·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13-15页 |
| ·流线模型的压力方程及其数值求解 | 第15-17页 |
| ·流线模型的压力方程 | 第15-16页 |
| ·流线模型压力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16-17页 |
| ·流线速度场的建立及流线追踪方法研究 | 第17-23页 |
| ·流线速度场的建立 | 第18-20页 |
| ·流线追踪法确定流线 | 第20-23页 |
| 第3章 油藏概况及开发特征 | 第23-58页 |
| ·油藏概况 | 第23-34页 |
| ·构造特征 | 第23-24页 |
| ·沉积特征 | 第24-26页 |
| ·储层特性 | 第26-34页 |
| ·高7断块开发特征 | 第34-58页 |
| ·开发历程 | 第34-35页 |
| ·开发现状 | 第35-40页 |
| ·开发特征 | 第40-47页 |
| ·开发潜力分析 | 第47-58页 |
| 第4章 调驱剂物理模拟驱替实验 | 第58-64页 |
| ·实验一:铬交联体系岩心封堵实验 | 第58-64页 |
| ·实验条件 | 第58页 |
| ·岩心封堵实验 | 第58-64页 |
| 第5章 目标井(组)调剖施工参数设计 | 第64-102页 |
| ·高7断块剩余油分布及窜流通道识别 | 第64-76页 |
| ·剩余油模拟 | 第64-68页 |
| ·窜流通道识别 | 第68-76页 |
| ·高7断块调驱井、层选择 | 第76-95页 |
| ·调驱层优选 | 第76-81页 |
| ·调驱井优选 | 第81-84页 |
| ·初选井的潜力分析 | 第84-89页 |
| ·拟施工井组分析 | 第89-95页 |
| ·调驱方案设计 | 第95-102页 |
| ·小层地质储量劈分 | 第95-96页 |
| ·单井用量设计 | 第96-10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