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Roseophilin及其家族生物碱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灵菌红素的历史发展 | 第10-12页 |
·灵菌红素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Roseophilin全合成 | 第13-29页 |
·Furestner的合成策略 | 第13-18页 |
·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合成roseophilin | 第18-21页 |
·Tius and Harrington的合成策略 | 第21-22页 |
·Boger and Hong的合成策略 | 第22-24页 |
·Trost and Doherty的合成策略 | 第24-25页 |
·Terashima的合成策略 | 第25-27页 |
·Robertson的合成策略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本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29-33页 |
·研究背景 | 第29-30页 |
·Roseophilin逆合成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45页 |
·Roseophilin的合成尝试 | 第33-35页 |
·Roseophilin的合成研究 | 第35-42页 |
·N-对甲苯曂酰基毗咯的合成研究 | 第35-36页 |
·吡咯酰化反应的合成研究 | 第36页 |
·羰基还原的研究 | 第36-37页 |
·与丙二酸单乙酯酰化反应的研究 | 第37页 |
·Nazarov环化反应的研究 | 第37-38页 |
·亲核取代反应研究 | 第38-40页 |
·吡咯酰化-Nazarov环合串联反应的探讨 | 第40-41页 |
·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探讨 | 第41-42页 |
·最终的合成路线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45-64页 |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 第45-46页 |
·仪器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46页 |
·所用溶剂处理方法 | 第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附表 | 第6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