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人格及现代人格概念的界定 | 第13-18页 |
(一) 人格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现代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 第14-18页 |
二、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 第18-27页 |
(一)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特点 | 第18-21页 |
1. 独立性增强,自主意识不足 | 第18-19页 |
2. 进取性增强,抗挫能力不足 | 第19-20页 |
3. 开放性增强,选择能力不足 | 第20页 |
4. 道德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足 | 第20-21页 |
5. 法治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不足 | 第21页 |
(二)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的成因 | 第21-27页 |
1. 市场经济发育仍不成熟 | 第22页 |
2. 社会治理体系尚不完善 | 第22-23页 |
3.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有待确立 | 第23-24页 |
4. 转型期教育存在缺失 | 第24-27页 |
三、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思路 | 第27-38页 |
(一) 提高对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认识 | 第27-28页 |
(二) 优化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内容 | 第28-31页 |
1. 加强价值观教育 | 第28-29页 |
2. 重视法制教育 | 第29页 |
3.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 第29-31页 |
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31页 |
(三) 改进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方式方法 | 第31-34页 |
1. 实施开放式教育 | 第32页 |
2. 开展积极教育 | 第32-33页 |
3. 加强自我教育 | 第33-34页 |
(四) 形成社会合力,创造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良好条件 | 第34-38页 |
1. 政府应为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持 | 第34-35页 |
2. 家庭要切实承担起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基础性作用 | 第35-36页 |
3. 学校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现代人格培养的主导作用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