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诱发非饱和残积土滑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降雨入渗规律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降雨过程水文现象 | 第21-40页 |
| ·土中水的形态和水力特性 | 第21-27页 |
| ·土中水的形态 | 第21-22页 |
| ·水分常数 | 第22页 |
| ·土水势 | 第22-24页 |
| ·土水特征曲线 | 第24-26页 |
| ·渗透性函数 | 第26-27页 |
|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第27-30页 |
| ·饱和-非饱和渗流的达西定律 | 第28-29页 |
| ·饱和-非饱和渗流的连续方程 | 第29页 |
|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第29-30页 |
| ·截留和洼蓄 | 第30-31页 |
| ·降雨入渗 | 第31-35页 |
| ·降雨要素及表示方法 | 第31页 |
| ·降雨入渗过程 | 第31-33页 |
| ·降雨下渗流方程定解条件 | 第33-34页 |
| ·水-气二相流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 ·坡面径流 | 第35-36页 |
| ·蒸发效应 | 第36-39页 |
| ·土面蒸发的过程 | 第36-37页 |
| ·蒸发条件下的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 ·蒸发强度的确定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 第40-46页 |
|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 第40-41页 |
| ·传统的边坡极限平衡条分法 | 第41-43页 |
| ·通用极限平衡分析法(GLE) | 第41-43页 |
| ·Bishop法 | 第43页 |
| ·考虑基质吸力的边坡极限平衡法 | 第43-45页 |
| ·考虑基质吸力的GLE法 | 第43-44页 |
| ·考虑基质吸力的Bishop法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非饱和残积土水力及强度参数 | 第46-72页 |
| ·边坡采样 | 第46-47页 |
| ·土水特征曲线的测定 | 第47-55页 |
| ·测定原理 | 第47-48页 |
| ·仪器组成 | 第48-51页 |
| ·操作步骤 | 第51-52页 |
| ·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 第52-53页 |
| ·试验结果 | 第53-55页 |
| ·渗透性函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 ·饱和渗透系数的确定 | 第55页 |
| ·非饱和渗透系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 ·渗气系数的测定 | 第56-63页 |
| ·试验原理 | 第56页 |
| ·装置组成 | 第56-60页 |
| ·试验步骤 | 第60-61页 |
| ·试验结果 | 第61-63页 |
| ·蒸发效应的研究 | 第63-68页 |
| ·试验模型 | 第63页 |
| ·试验步骤 | 第63-65页 |
| ·模型说明 | 第65-66页 |
| ·试验结果 | 第66-68页 |
| ·有效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 第68-69页 |
| ·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 第69-71页 |
| ·测定方法选择 | 第70页 |
| ·测定步骤及结果 | 第70-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降雨入渗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72-99页 |
| ·工程概况 | 第72页 |
| ·模型建立 | 第72-77页 |
| ·软件简介 | 第72-74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74-75页 |
| ·参数选取 | 第75页 |
| ·初始状态 | 第75-76页 |
| ·边界条件 | 第76-77页 |
| ·计算方案设计 | 第77-82页 |
| ·考虑降雨形影响的计算方案 | 第77-78页 |
| ·考虑初始状态影响的计算方案 | 第78-80页 |
| ·考虑气相流影响的计算方案 | 第80-81页 |
| ·考虑雨后蒸发作用影响的计算方案 | 第81-82页 |
|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 第82-93页 |
| ·降雨形式的影响 | 第84-86页 |
| ·边坡初始状态的影响 | 第86-88页 |
| ·考虑气相流的影响 | 第88-90页 |
| ·雨后蒸发的影响 | 第90-93页 |
|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第93-97页 |
| ·降雨形式的影响 | 第93-94页 |
| ·边坡初始状态的影响 | 第94-95页 |
| ·考虑气相流的影响 | 第95-96页 |
| ·雨后蒸发的影响 | 第96-97页 |
| ·小结 | 第97-9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 结论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个人简历 | 第112-113页 |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