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6页 |
| ·研究风力发电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课题意义 | 第13-14页 |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内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 | 第14-17页 |
| ·国外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 ·风力发电系统的总述及发展前景 | 第18-24页 |
| ·风力机的分类 | 第18-20页 |
| ·风力发电机组的分类 | 第20-23页 |
| ·风力发电系统的发展前景 | 第23-24页 |
|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24-26页 |
| 2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拓扑选型及相关原理 | 第26-40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26-28页 |
| ·不可控整流器+Boost 升压斩波电路+PWM 逆变器 | 第26-27页 |
| ·PWM 整流器+PWM 逆变器 | 第27-28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相关原理 | 第28-39页 |
| ·变频恒速风力发电系统的相关原理 | 第28页 |
| ·贝茨理论介绍 | 第28-30页 |
| ·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原理 | 第30-32页 |
| ·网侧逆变电路的原理 | 第32-33页 |
| ·网侧应用的 PWM 控制技术介绍 | 第33-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机侧整流器分析及控制设计 | 第40-56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机侧数学模型 | 第40-46页 |
| ·永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0-42页 |
| ·三相不可控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 ·Boost 升压斩波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机侧控制策略分析 | 第46-55页 |
| ·发电系统机侧整流部分的工作原理 | 第46-47页 |
| ·机侧电功率的计算和最优功率点的获取 | 第47-49页 |
| ·升压斩波电路的控制方法 | 第49-51页 |
| ·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算法分析 | 第51-54页 |
| ·本文发电系统机侧采用的控制策略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4.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网侧逆变器分析及控制设计 | 第56-79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网侧逆变器概述 | 第56-58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网侧数学模型 | 第58-63页 |
|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 ·坐标变换原理 | 第60-61页 |
|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的网侧控制策略分析 | 第63-78页 |
| ·电网电压定向控制策略 | 第63-64页 |
| ·双闭环控制结构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 第64-67页 |
| ·基于模糊 PI 自整定的电压外环控制 | 第67-71页 |
| ·基于 PR 调节的电流内环控制 | 第71-77页 |
| ·本文发电系统网侧采用的控制策略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5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在 MATLAB 下的建模与仿真 | 第79-94页 |
| ·MATLAB/SIMULINK 简介 | 第79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机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79-86页 |
| ·风力机的建模仿真 | 第79-81页 |
| ·PMSG 的建模仿真 | 第81-82页 |
| ·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的建模仿真 | 第82-83页 |
| ·升压斩波电路的建模仿真 | 第83-84页 |
| ·机侧控制策略的建模仿真 | 第84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机侧整体的建模仿真 | 第84-86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网侧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86-93页 |
|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建模仿真 | 第86-88页 |
| ·电压外环模糊 PI 控制策略的建模仿真 | 第88-89页 |
| ·电流内环比例谐振(PR)控制策略的建模仿真 | 第89-90页 |
|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系统网侧整体的建模仿真 | 第90-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6 结论 | 第94-96页 |
| ·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 ·课题展望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