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仲景情志病证治理论的焦虑症病因病机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8-25页 |
1 西医对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焦虑症的概念 | 第8页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8-10页 |
·临床表现 | 第10-11页 |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2 现代中医对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病因病机 | 第12-14页 |
·辨证治疗 | 第14-15页 |
3 焦虑症与《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疾病的关系 | 第15-21页 |
·焦虑症与“惊悸”的关系 | 第15-17页 |
·焦虑症与“虚劳不寐”的关系 | 第17页 |
·焦虑症与“百合病”的关系 | 第17-18页 |
·焦虑症与“奔豚气病”的关系 | 第18-20页 |
·焦虑症与“脏躁”的关系 | 第20-21页 |
4 “恐”为病因的焦虑症发病机制的理论探讨 | 第21-25页 |
·恐的含义 | 第21页 |
·恐的产生 | 第21-22页 |
·恐与惊的关系 | 第22-23页 |
·恐志致病的特点 | 第23-24页 |
·恐与焦虑症的关系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40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5-27页 |
·病例来源及数量 | 第25页 |
·诊断标准 | 第25-26页 |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6页 |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26-27页 |
·调查内容 | 第27页 |
·统计方法 | 第27页 |
2 调研结果 | 第27-36页 |
·一般情况 | 第27-29页 |
·生活事件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中医症候分布情况(见表 5,表 6) | 第31-36页 |
·证型分布情况(见表 7) | 第36页 |
3 讨论 | 第36-40页 |
·关于焦虑症发病相关因素的认识 | 第36-37页 |
·关于焦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发表论文 | 第50-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