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临床研究 | 第11-22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一) 资料来源 | 第11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11-12页 |
(三) 治疗方案 | 第12-13页 |
(四) 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五)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二、 结果 | 第14-22页 |
(一)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 第14-15页 |
(二) 治疗前后 24h-UTP、UACR 的比较 | 第15页 |
(三) 治疗前后胱抑素 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比较 | 第15-16页 |
(四) 治疗前后 C 反应蛋白、血白蛋白、血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比较 | 第16-17页 |
(五) 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比较 | 第17-18页 |
(六) 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七)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 | 第19页 |
(八)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 第19-20页 |
(九)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 第20-21页 |
(十)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35页 |
一、糖尿病肾病的机制 | 第22页 |
(一) 遗传背景 | 第22页 |
(二) 血流动力学改变 | 第22页 |
(三) 胰岛素抵抗 | 第22页 |
(四)炎性反应 | 第22页 |
(五) 氧化应激 | 第22页 |
(六) 其他 | 第22页 |
二、 中医对DN的认识 | 第22-24页 |
(一) 病因 | 第23页 |
(二) 病机 | 第23-24页 |
(三) 治疗 | 第24页 |
三、 芪蛭降糖胶囊的疗效分析 | 第24-28页 |
(一) 复方原药 | 第24-25页 |
(二) 单味药物 | 第25-28页 |
四、芪蛭降糖胶囊应用于 DN4 期 | 第28-35页 |
(一) 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 第28-29页 |
(二) 改善相关医学检验 | 第29-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一)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35页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35页 |
(三)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