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斜坡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8页 |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输导体系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蠡县斜坡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 第15-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工作量 | 第16页 |
·研究成果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8-24页 |
·工区概况 | 第18-19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9页 |
·烃源岩发育特征 | 第19-24页 |
·Es_1~下烃源岩发育特征 | 第20-21页 |
·Es_3烃源岩 | 第21页 |
·Es_4-Ek烃源岩 | 第21-22页 |
·不同烃源岩灶生烃史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油气资源潜力 | 第23-24页 |
第3章 输导体系解剖 | 第24-53页 |
·油气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源藏关系 | 第25-32页 |
·油气成因类型划分 | 第25-28页 |
·不同层位烃源岩地化特征 | 第28-30页 |
·斜坡北部油源多,南部源自于Es_1~下 | 第30-32页 |
·输导体系要素特征分析 | 第32-43页 |
·砂体发育特征 | 第32-40页 |
·蠡县斜坡断层输导与控藏特征 | 第40-43页 |
·输导体系空间配置关系 | 第43-47页 |
·北部油气输导-成藏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中部油气输导-成藏特征分析 | 第44-46页 |
·南部油气输导-成藏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优势运移通道分析 | 第47-53页 |
·油气输导动力分析 | 第47-51页 |
·构造脊为油气运移优势通道 | 第51-53页 |
第4章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53-58页 |
·烃源岩控制油气分布 | 第53-55页 |
·烃源岩对油气平面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53页 |
·烃源岩对油气剖面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53-55页 |
·输导体系控制油气成藏 | 第55页 |
·断层控制油气成藏 | 第55页 |
·砂体控制油气成藏 | 第55-56页 |
·构造脊控制油气成藏 | 第56-58页 |
第5章 成藏模式及远景预测 | 第58-63页 |
·成藏模式 | 第58-60页 |
·斜坡带油气运聚成藏模拟实验 | 第58-59页 |
·多源双向供烃断-砂输导成藏模式 | 第59页 |
·单源供烃断-砂输导成藏模式 | 第59-60页 |
·远景预测 | 第60-63页 |
·Es_1五砂组远景预测 | 第60-61页 |
·Es_2~下远景预测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