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碳酸盐岩地层防斜纠斜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第2章 塔中地区地质概况 | 第10-18页 |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0-11页 |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1-16页 |
| ·构造形成与演化特征 | 第11-13页 |
| ·构造格局 | 第13-15页 |
| ·断裂系统特征 | 第15-16页 |
| ·油气勘探现状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 第3章 塔中碳酸盐岩地层自然造斜力研究 | 第18-34页 |
| ·地层各向异性及钻头各向异性概念 | 第18-19页 |
| ·地层和钻头各向异性等效力模型推导 | 第19-26页 |
| ·模型的几种简化形式 | 第26-28页 |
| ·描述地层自然造斜能力的参数 | 第28-29页 |
| ·参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单弯螺杆钻具组合防斜机理及应用研究 | 第34-59页 |
| ·螺杆钻具的结构 | 第34-36页 |
| ·螺杆钻具各部分功能 | 第34-36页 |
| ·单弯螺杆钻具组合控制井斜的机理 | 第36-38页 |
| ·单弯螺杆钻具组合控制井斜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 ·力学模型建立 | 第39-44页 |
| ·上切点位置的确定 | 第44页 |
| ·单弯螺杆钻具组合力学性能分析 | 第44-46页 |
| ·影响单弯螺杆钻具组合控制井斜的因素 | 第46-50页 |
| ·稳定器安放位置 | 第46-47页 |
| ·钻压 | 第47-48页 |
| ·弯角 | 第48页 |
| ·肘点位置 | 第48-49页 |
| ·转盘转速 | 第49-50页 |
| ·井斜角 | 第50页 |
| ·单弯螺杆钻具组合的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第50-58页 |
| ·中古106井 | 第50-52页 |
| ·中古513井 | 第52-54页 |
| ·中古11-H4井 | 第54-56页 |
| ·中古21-H5井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钟摆钻具组合纠斜机理及应用研究 | 第59-83页 |
| ·钟摆钻具组合纠斜技术概况 | 第59-60页 |
| ·单稳定器钟摆钻具组合力学性能分析 | 第60-69页 |
| ·单元参数的确定 | 第61页 |
| ·加载求解模拟计算 | 第61-69页 |
| ·双稳定器钟摆钻具组合力学性能分析 | 第69-80页 |
| ·单元参数的确定 | 第69-70页 |
| ·加载求解模拟计算 | 第70-80页 |
| ·单、双钟摆钻具组合纠斜性能的对比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4页 |
| ·结论 | 第83页 |
| ·建议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