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多孔材料概述 | 第10页 |
·孔的分类 | 第10页 |
·多孔材料的分类 | 第10页 |
·微孔有机聚合物(Microporous Organic Polymers) | 第10-16页 |
·超交联聚合物(Hypercross-Linked Polymers) | 第11-12页 |
·共轭微孔聚合物(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 | 第12-14页 |
·自具微孔聚合物(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 | 第14-15页 |
·共价有机聚合物(Covalent Organic Polymers) | 第15-16页 |
·微孔有机聚合物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意义及内容 | 第17-20页 |
·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原料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孔结构性能的测定 | 第21-2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2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2页 |
·热重分析(TG-DTA) | 第22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22页 |
·元素分析 | 第22页 |
·气体吸脱附性能评价 | 第22-26页 |
·单组分吸脱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22-23页 |
·CO_2吸脱附循环性能的测试 | 第23-24页 |
·穿透曲线的测定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密胺基微孔有机聚合物(MBMOPs)的合成及表征 | 第26-44页 |
·前言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油浴加热回流合成 | 第27页 |
·反应釜中合成 | 第27页 |
·油浴加模板剂合成 | 第27-28页 |
·微波辐射合成 | 第28页 |
·其它溶剂的考察合成 | 第28页 |
·放大合成及后处理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1页 |
·红外分析 | 第29-30页 |
·孔结构及产率分析 | 第30-41页 |
·油浴加热回流合成 | 第30-34页 |
·反应釜中合成 | 第34-36页 |
·添加模板剂合成 | 第36-37页 |
·微波辐射合成 | 第37-39页 |
·不同溶剂的考察 | 第39-40页 |
·炭化后处理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密胺基微孔有机聚合物(MBMOPs)的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 第44-70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吸附模型 | 第45-46页 |
·CO_2-N_2和CO_2-CH_4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 第46-60页 |
·CO_2吸脱附等温线 | 第46-48页 |
·CO_2吸附等温线的联合拟合 | 第48-51页 |
·MBMOPs对CO_2的等量吸附热 | 第51-53页 |
·循环性能 | 第53-54页 |
·N_2和CH_4吸附等温线 | 第54-56页 |
·MBMOPs对CO_2,N_2和CH_4的高压吸附 | 第56页 |
·MBMOPs对混合气的理想吸附选择性 | 第56-57页 |
·CO_2-N_2和CO_2-CH_4穿透曲线 | 第57-60页 |
·轻质烃类(C_1/C_2/C_3)吸附分离性能初步研究 | 第60-68页 |
·C_2H_6和C_2H_4吸脱附等温线 | 第61-62页 |
·C_2H_6和C_2H_4吸附等温线的联合拟合 | 第62-64页 |
·C_3H_8和C_3H_6吸脱附等温线 | 第64-65页 |
·C_3H_8和C_3H_6吸附等温线的联合拟合 | 第65-67页 |
·MBMOPs对C_3和C_2烃类的理想吸附选择性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课题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
资助项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