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图清单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2-13页 |
1 石涛山水画的主要特征 | 第13-20页 |
·石涛山水画风格特征 | 第13-15页 |
·石涛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及贡献 | 第15-20页 |
·艺术思想及绘画理论 | 第15-17页 |
·绘画主张 | 第17-20页 |
2 石涛山水画创新方法的具体表现 | 第20-43页 |
·取景造意 | 第20-25页 |
·章法——“截断法” | 第20-22页 |
·意境营造 | 第22-25页 |
·墨非蒙养不灵 | 第25-30页 |
·师造化、重学养 | 第25-26页 |
·水墨代笔 | 第26-30页 |
·笔非生活不神 | 第30-39页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第30-32页 |
·个性化表现方式 | 第32-39页 |
·无法之法 | 第39-43页 |
·从有法到无法 | 第39-40页 |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第40-43页 |
3 石涛山水画创新方法的启示和影响 | 第43-46页 |
·创新方法启示 | 第43-44页 |
·继承和拓展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9页 |
1. 石涛山水画创新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第46页 |
2. 石涛山水画创新方法对中国山水画体系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