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电化学氧化降解氯苯及对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9页
   ·水体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污染问题第12-15页
     ·水体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污染现状第12-13页
     ·有机氯化合物的处理方法第13-15页
   ·电化学方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5-21页
     ·电化学反应原理第16-19页
       ·电极工作原理第16-18页
       ·有机物电化学降解机理研究第18-19页
     ·新型阳极材料和反应设施的研究和开发第19-20页
       ·阳极材料研究开发情况第19-20页
       ·电化学反应器的研究开发第20页
     ·电化学方法在有机氯化合物降解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电化学方法在有机氯化合物降解中的应用第20-21页
       ·有机氯化合物电化学处理存在的问题第21页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总体技术路线第21-24页
     ·研究意义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页
     ·总体技术路线图第22-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二章 电极表征和电化学氧化去除氯苯的研究第29-44页
   ·引言第29页
   ·本章研究内容第29页
   ·实验部分第29-33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9-30页
       ·实验仪器第29-30页
       ·实验试剂及材料第30页
     ·实验、分析表征方法第30-33页
       ·电极性能测试第30-31页
       ·电化学对氯苯的降解行为研究第31-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2页
     ·阳极性能表征和测试第33-37页
       ·阳极表面表征第33-34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7页
     ·阳极材料对氯苯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7页
     ·操作条件对氯苯去除的影响第37-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三章 电化学降解氯苯的机理研究第44-59页
   ·引言第44页
   ·本章研究内容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5-48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5-46页
       ·实验仪器第45页
       ·实验试剂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48页
       ·阳极材料和电流密度对羟基自由产生的影响第46页
       ·氯苯电化学降解生物急性毒性研究第46页
       ·分析检测方法第46-48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8-56页
     ·氯苯电化学降解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测定第48-51页
       ·阳极材料和电流密度对羟基自由基产生的影响第48-50页
       ·电化学降解氯苯过程中氯离子、余氯和总氯的变化第50-51页
     ·氯苯电化学降解中间产物的测定及可能降解途经分析第51-55页
       ·中间产物的检测第51-53页
       ·可能降解途经分析第53-55页
     ·氯苯电化学降解急性生物毒性变化研究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第四章 电化学氧化对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第59-77页
   ·引言第59页
   ·实验部分第59-62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9-60页
       ·实验仪器第59-60页
       ·实验试剂第60页
     ·实验、分析方法第60-62页
       ·电化学对有机废水生化尾水色度、COD、TOC、UV_(254)的去除第60-61页
       ·树脂吸附+电化学氧化组合工艺对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第61-62页
   ·分析方法第62-63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3-75页
     ·电化学氧化法对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第63-68页
       ·电化学对有机废水生化尾水COD的去除第64-65页
       ·电化学对有机废水生化尾水UV_(254)的去除第65-66页
       ·电化学对有机废水生化尾水色度的去除第66页
       ·电化学能耗和电流效率分析第66-68页
     ·树脂吸附+电化学组合工艺对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第68-75页
       ·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第68-69页
       ·组合工艺各处理阶段活性氯的测定第69-70页
       ·组合工艺各处理阶段三维荧光分析第70-72页
       ·组合工艺各处理阶段出水的生物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分析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77-79页
   ·论文总结第77-78页
   ·论文展望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遥感的中国地区BVOCs排放特征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耦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