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电磁干扰下高压输电线电晕监测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课题方案设计与原理研究 | 第12-21页 |
| ·课题研究与分析 | 第12-13页 |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3页 |
| ·螺旋天线阵工作原理 | 第13-19页 |
| ·选用多螺旋天线阵的原因 | 第13-14页 |
| ·螺旋天线同相的原理 | 第14-17页 |
| ·8 螺旋天线的设置 | 第17-18页 |
| ·8 螺旋天线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小结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螺旋天线阵与支架的设计 | 第21-36页 |
| ·螺旋天线中心频率的选择 | 第21-23页 |
| ·无线干扰源的考虑 | 第21-23页 |
| ·周围干扰源的考虑 | 第23页 |
| ·螺旋天线的基础理论及其本课题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 ·螺旋天线工作模式的选定 | 第23-24页 |
| ·单绕螺旋天线的性能经验公式 | 第24页 |
| ·单绕螺旋天线的参数设置 | 第24-26页 |
| ·单绕轴向模螺旋天线的 HFSS 仿真及优化 | 第26-30页 |
| ·仿真软件选择因素考虑 | 第26-27页 |
| ·仿真步骤及其仿真结果 | 第27-30页 |
| ·螺旋天线阵的设计 | 第30-32页 |
| ·螺旋天线的布局 | 第30-31页 |
| ·螺旋天线的性能指标 | 第31页 |
| ·同轴电缆长度差设置 | 第31-32页 |
| ·支架设计 | 第32-35页 |
| ·机械稳定性考虑 | 第32-33页 |
| ·拆装设计考虑 | 第33-34页 |
| ·钢支架模型设计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天线后端电路设计 | 第36-44页 |
| ·低噪声放大电路与滤波电路设计的考虑 | 第36-39页 |
| ·具体性能指标 | 第36页 |
| ·放大倍数设定依据 | 第36-37页 |
| ·噪声抑制指标设定依据 | 第37-38页 |
| ·滤波输出包络检测 | 第38-39页 |
| ·差分放大器选择 | 第39-43页 |
| ·考虑因素与性能参数 | 第39-40页 |
| ·差分放大器评估板 | 第40-42页 |
| ·同轴线的选择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全相位滤波器的设计 | 第44-49页 |
| ·选择全相位滤波器的原因 | 第44-45页 |
| ·全相位滤波器的设计原理 | 第45-46页 |
| ·全相位滤波器设计实例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室内电晕信号检测 | 第49-62页 |
| ·全相位综合滤波器法检测电晕信号 | 第49-55页 |
| ·电晕信号与室内背景成分分析 | 第49-51页 |
| ·室外背景噪声分析 | 第51-52页 |
| ·综合滤波器的设计与滤波效果 | 第52-55页 |
| ·短时傅里叶变换二维模板法检测电晕信号 | 第55-61页 |
| ·原理框图 | 第55页 |
| ·电晕放电信号的范围 | 第55-58页 |
| ·电晕信号的提取模板设计 | 第58-59页 |
| ·电晕信号的检测效果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室外电晕信号检测 | 第62-68页 |
| ·室外背景分析 | 第62-63页 |
| ·模拟滤波器对电晕检测的影响 | 第63-65页 |
| ·差分放大器对电晕检测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天线与电晕源相对位置对电晕检测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