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具有抗肿瘤活性灵芝菌株的筛选 | 第14-27页 |
前言 | 第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试验菌株 | 第14-15页 |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实验细胞株 | 第15页 |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6-20页 |
·实验药物制备 | 第16-17页 |
·试剂配制 | 第16-17页 |
·动物实验样品制备 | 第17页 |
·灵芝子实体抗S180肉瘤筛选实验 | 第17-18页 |
·ZL83外观性状检测 | 第18页 |
·ZL83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18-19页 |
·多糖的提取 | 第18-1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9页 |
·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19页 |
·ZL83三萜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19-20页 |
·三萜化合物的提取 | 第19-20页 |
·标准曲线的配制及含量测定 | 第20页 |
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0页 |
结果 | 第20-23页 |
1 灵芝子实体抗S180肉瘤筛选实验 | 第20-21页 |
2 ZL83子实体多糖含量测定 | 第21-22页 |
3 ZL83三萜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6页 |
1 中药与癌症 | 第23-24页 |
2 灵芝品种与功效 | 第24页 |
3 S180抗肿瘤筛选平台 | 第24页 |
4 多糖、三萜含量测定意义 | 第24-25页 |
5 多糖、三萜的提取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灵芝ZL83抗肿瘤途径的初步探讨 | 第27-44页 |
前言 | 第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实验菌株 | 第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肿瘤细胞株 | 第28页 |
·仪器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9-35页 |
·试剂配制 | 第29-32页 |
·生理盐水 | 第29页 |
·阿氏液(1000ml)的配制 | 第29-30页 |
·环磷酰胺配制 | 第30页 |
·RPMI-1640培养液 | 第30页 |
·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 | 第30页 |
·PBS溶液 | 第30-31页 |
·D-Hank's溶液 | 第31页 |
·1%EDTA溶液 | 第31页 |
·0.25%胰蛋白酶消化液 | 第31页 |
·MTT溶液 | 第31页 |
·10%SDS | 第31页 |
·灵芝水提液的制备 | 第31-32页 |
·灵芝ZL83抗肿瘤作用的量效实验 | 第32页 |
·ZL83水提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 第32-33页 |
·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培养 | 第32页 |
·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2-33页 |
·MTT法检测各萃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33页 |
·灵芝ZL83水提液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 第33-34页 |
·供试动物分组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灵芝ZL83对环磷酰胺治疗荷瘤小鼠的增效作用 | 第34-35页 |
·灵芝ZL83对环磷酰胺治疗荷瘤小鼠的减毒作用 | 第3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42页 |
1 灵芝ZL83抗肿瘤作用的量效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2 肿瘤细胞生长曲线 | 第36-37页 |
·MGC-803肿瘤细胞生长曲线 | 第36页 |
·人结肠癌LoVo肿瘤细胞生长曲线 | 第36-37页 |
3 ZL83水提取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7页 |
4 ZL83水提取物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7-38页 |
5 灵芝ZL83水提液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 第38-39页 |
6 灵芝ZL83水提液对荷瘤小鼠增效作用试验结果 | 第39-40页 |
7 灵芝ZL83水提液对荷瘤小鼠减毒作用试验结果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1 ZL83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 第42页 |
2 ZL83的增效减毒作用 | 第42页 |
3 ZL83水提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三章 ZL83抗肿瘤活性有效部位的分离筛选实验 | 第44-55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肿瘤细胞株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试剂及培养液 | 第4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5-48页 |
·试剂配制 | 第45页 |
·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 | 第45-47页 |
·材料前处理 | 第45页 |
·不同极性部位的分离 | 第45-46页 |
·各部位体内给药抗肿瘤实验 | 第46-47页 |
·各部位灌胃给药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 | 第46页 |
·各部位注射给药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 | 第46-47页 |
·各部位体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 第47页 |
·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培养 | 第47页 |
·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水层萃取物样品的配制 | 第47页 |
·MTT法检测各萃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4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53页 |
1 有效部位分离提取 | 第48页 |
2 各萃取组分体内给药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 | 第48-49页 |
5 ZL83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9-51页 |
6 ZL83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1 ZL83水提液的极性分离 | 第53页 |
2 ZL83萃取部位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53页 |
3 ZL83萃取部位体外抗肿瘤实验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第四章 ZL83抗肿瘤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 第55-69页 |
前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6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5-57页 |
·灵芝样品 | 第55页 |
·细胞株 | 第55-56页 |
·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57-60页 |
·薄层层析 | 第57-58页 |
·硅胶柱色谱 | 第58-59页 |
·样品的处理 | 第58页 |
·硅胶柱处理 | 第58页 |
·上样 | 第58-59页 |
·洗脱 | 第59页 |
·各组分的全波长扫描 | 第59页 |
·各组分体外对肿瘤细胞作用 | 第59-60页 |
结果 | 第60-67页 |
1 薄层层析 | 第60-61页 |
2 硅胶柱色谱 | 第61-62页 |
3 对LoVo细胞的作用 | 第62-63页 |
4 对MGC-803细胞的作用 | 第63-67页 |
讨论 | 第67-68页 |
1 正丁醇萃取部位薄层层析 | 第67页 |
2 正丁醇萃取部位硅胶柱色谱 | 第67页 |
3 柱色谱分离组分的活性检测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总结 | 第69-70页 |
灵芝的主要化学成分、功效及提取方法研究综述 | 第70-81页 |
1. 灵芝的主要药效 | 第70-75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70-71页 |
·免疫调节功能 | 第71-72页 |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抗疲劳作用 | 第72页 |
·学习记忆促进作用 | 第72-73页 |
·抗衰老作用 | 第73页 |
·降血糖作用 | 第73-74页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74-75页 |
·护肝解毒作用 | 第75页 |
2. 主要药效成分 | 第75-80页 |
·灵芝多糖 | 第76-77页 |
·灵芝三萜 | 第77页 |
·核苷和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77-78页 |
·甾醇类 | 第78页 |
·生物碱类 | 第78-79页 |
·氨基酸多肽类 | 第79页 |
·微量元素 | 第79-80页 |
·其他 | 第80页 |
3 灵芝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