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和铬含量对重载车轮钢氢渗透特性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车轮钢的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车轮钢的应用和特征 | 第9页 |
·世界上火车车轮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我国车轮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车轮钢的合金化原理 | 第11-16页 |
·车轮钢的生产工艺流程 | 第11-12页 |
·化学成分对车轮钢性能的影响 | 第12-14页 |
·组织结构对车轮钢性能的影响 | 第14-16页 |
·车轮钢中的氢脆 | 第16-27页 |
·钢中氢的来源 | 第16-17页 |
·氢在钢中的存在形式 | 第17-18页 |
·金属中的氢陷阱 | 第18-19页 |
·氢的扩散和渗透 | 第19-21页 |
·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钢中的氢脆 | 第22-27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8-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试样制备与实验过程 | 第29页 |
·组织观察与 XRD 衍射 | 第29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29页 |
·氢渗透试验 | 第29-32页 |
·氢渗透试样的制备 | 第29-30页 |
·氢渗透的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30-32页 |
·氢鼓泡的观察实验 | 第32-35页 |
·氢鼓泡试样的制备 | 第32页 |
·氢鼓泡实验装置图 | 第32-33页 |
·氢鼓泡实验过程 | 第33页 |
·充氢试样氢含量的测定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碳、硅和铬对重载车轮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5-45页 |
·不同成分重载车轮钢显微组织特征 | 第35-37页 |
·试样的低倍组织形貌 | 第35-36页 |
·重载车轮钢在透射电镜下的形貌 | 第36-37页 |
·显微组织的定量分析 | 第37-41页 |
·XRD 拟合 | 第37-40页 |
·由杠杆定理的理论计算 | 第40页 |
·两种定量分析的比较 | 第40-41页 |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 | 第41-44页 |
·片层间距 | 第41-43页 |
·影响片层间距的因素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重载车轮钢的氢渗透行为 | 第45-57页 |
·碳、硅和铬对氢渗透属性的影响 | 第45-52页 |
·试样的氢渗透曲线 | 第45-48页 |
·氢渗透实验的参数确定 | 第48-49页 |
·试样的表观扩散系数 | 第49-52页 |
·充氢电流密度对重载车轮钢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2-55页 |
·碳、硅和铬对重载车轮钢氢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试样中氢的扩散系数 | 第55-56页 |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碳、硅和铬对重载车轮钢氢鼓泡的影响 | 第57-67页 |
·氢鼓泡现象 | 第57-62页 |
·不同充氢电流下试样表面状态 | 第57-59页 |
·不同试样钢充氢后的表面状态 | 第59-61页 |
·临界充氢电流密度 | 第61-62页 |
·产生临界氢鼓泡的可扩散氢浓度 | 第62-63页 |
·释放氢气的体积 | 第62页 |
·可扩散氢浓度的计算 | 第62-63页 |
·重载车轮钢不可逆陷阱中的氢浓度 | 第63-64页 |
·产生氢鼓泡的临界氢浓度 | 第64-66页 |
·临界氢浓度 | 第64-65页 |
·临界氢浓度的影响因素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