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织物柔软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毛巾织物的结构与特点 | 第9-12页 |
·毛巾织物的分类 | 第9-10页 |
·毛巾组织 | 第10页 |
·毛巾成圈原理 | 第10-11页 |
·毛巾生产工艺流程 | 第11-12页 |
·织物柔软性研究情况 | 第12-16页 |
·织物手感柔软性主观评价的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织物手感柔软性客观评价的研究情况 | 第13-16页 |
·毛巾柔软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毛巾类织物柔软性的含义 | 第16-17页 |
·影响毛巾织物柔软性的因素 | 第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毛巾柔软性测试方法研究 | 第20-33页 |
·毛巾柔软性测试装置设计 | 第20-21页 |
·仪器测试原理 | 第20页 |
·仪器设计与制作 | 第20-21页 |
·测试过程分析 | 第21-28页 |
·试样准备 | 第21页 |
·测试过程各阶段特征 | 第21-24页 |
·测试曲线特征值的选取 | 第24-25页 |
·环孔尺寸与垫片尺寸的确定 | 第25-26页 |
·抽拉速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测试结果 | 第27-28页 |
·毛巾柔软性测试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柔软性及其相关性能测试的分析与讨论 | 第33-54页 |
·与悬垂性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33-37页 |
·实验原理及其方法 | 第33页 |
·悬垂性表达指标 | 第33-34页 |
·悬垂性测试 | 第34-36页 |
·柔软性测试与悬垂性测试结果的相关性 | 第36页 |
·柔软性测试与悬垂性测试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与刚柔性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37-42页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37页 |
·刚柔性表达指标 | 第37-38页 |
·刚柔性测试 | 第38-40页 |
·柔软性测试与刚柔性测试结果的相关性 | 第40页 |
·柔软性测试与刚柔性测试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与压缩性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2-48页 |
·实验原理及其方法 | 第42页 |
·压缩性能表达指标 | 第42-43页 |
·压缩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柔软性测试与压缩性测试结果的相关性 | 第45页 |
·柔软性测试与压缩性测试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与表面摩擦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8-52页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48-49页 |
·摩擦性能表达指标 | 第49页 |
·摩擦性能测试结果 | 第49-50页 |
·柔软性测试与摩擦性能测试结果的相关性 | 第50页 |
·柔软性测试与摩擦性能测试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毛巾柔软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54-71页 |
·主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 第54-57页 |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因子载荷矩阵的确定 | 第55-57页 |
·因子载荷的统计意义 | 第57页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第57页 |
·毛巾柔软性的客观评价 | 第57-68页 |
·毛巾柔软性的主因子分析 | 第57-61页 |
·因子得分的计算 | 第61-64页 |
·毛巾柔软性聚类分析 | 第64-66页 |
·四类毛巾织物的性能特点分析 | 第66-68页 |
·毛巾柔软性的主观评价 | 第68-70页 |
·主观评价方法 | 第68页 |
·评价步骤与结果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论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创新点 | 第72-7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