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1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新型城镇化的涵义与特征 | 第17-19页 |
·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 第17页 |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与要求 | 第17-19页 |
·城镇化的集合性动力理论 | 第19-22页 |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内在动力 | 第19-20页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动力 | 第20页 |
·金融支持的核心动力 | 第20-22页 |
第3章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 | 第22-37页 |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 第24-30页 |
·城镇化进程加快,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 | 第24-27页 |
·不同区域间城镇化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 第27-28页 |
·县域数量多,县城发展相对滞后 | 第28-30页 |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 第30-37页 |
·经济发展带动效应 | 第30-34页 |
·社会结构演进效应 | 第34-35页 |
·生态环境保护效应 | 第35-37页 |
第4章 金融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及成因 | 第37-48页 |
·金融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问题 | 第37-43页 |
·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 第37-39页 |
·金融供给结构不合理 | 第39-43页 |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 | 第43-48页 |
·融资模式不合理 | 第43-44页 |
·金融供给机构相对单一 | 第44-45页 |
·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 第45-46页 |
·资本市场结构不完善 | 第46页 |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高 | 第46-48页 |
第5章 金融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 第48-62页 |
·增加河北省金融供给总量,增强金融供给力度 | 第48-50页 |
·提高河北省金融机构存贷比,增加金融机构贷款供给 | 第48-49页 |
·拓展河北省市场化直接融资,增加市场化融资规模 | 第49-50页 |
·明确金融供给方向,优化河北省金融供给结构 | 第50-52页 |
·优化金融机构贷款结构,支持多元性产业融资需求 | 第50-51页 |
·调整资本市场结构,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直接融资需求 | 第51-52页 |
·转变河北省城镇化融资模式,拓展市场导向型融资模式 | 第52-55页 |
·资产证券化 | 第53页 |
·发展信托公司融资 | 第53-54页 |
·发展资产支持票据融资 | 第54-55页 |
·健全金融机构主体类别,积极推进河北省金融机构多元化 | 第55-58页 |
·继续发展、壮大大型商业银行 | 第55-56页 |
·发展中、小商业银行 | 第56-57页 |
·鼓励发展民营银行 | 第57页 |
·促进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 第57-58页 |
·增强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满足金融产品差异化融资需求 | 第58-60页 |
·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 第58页 |
·完善营销机制 | 第58-59页 |
·完善金融产品创新管理体制 | 第59-60页 |
·强化制度保障与信用评价,优化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 | 第60-62页 |
·完善金融产权制度 | 第60页 |
·健全金融法律环境 | 第60-61页 |
·优化河北省金融信用环境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