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小说与电影:不同的叙事方式给改编带来无限可能 | 第8-11页 |
二、对小说“情有独钟”的张艺谋 | 第11-17页 |
(一) 张艺谋电影改编情况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张艺谋钟情小说改编的原因 | 第13-17页 |
三、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美学转换 | 第17-39页 |
(一) 《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与《菊豆》——简化主题与内涵,增添民俗与象征 | 第17-24页 |
(二) 《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巧妙运用纪实手法,对环境、人物做典型化提升 | 第24-27页 |
(三) 《活着》——从“向死亡存在”到“活在当下” | 第27-32页 |
(四) 《有话好好说》和《幸福时光》——借用线索重写原著,以幽默的方式凸显都市浮躁与人性碰撞 | 第32-35页 |
(五) 《我的父亲母亲》——续写青春的回忆,颂一首唯美的散文诗 | 第35-36页 |
(六) 《山楂树之恋》——一次唯美主义文艺片的回归尝试 | 第36-39页 |
四、张艺谋电影改编的困境与中国电影改编现状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