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火箭、导弹论文--导弹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飞行控制系统论文

空地战术导弹姿态控制回路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1 绪论第7-14页
   ·引言第7-8页
   ·空地战术导弹的发展情况第8-9页
   ·空地战术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第9-12页
     ·姿态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第10-11页
     ·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第11-1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导弹飞行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4-29页
   ·常用坐标系及相互间的转换第14-19页
     ·常用坐标系第14-15页
     ·各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第15-19页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第19-22页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第19-20页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矩第20-22页
   ·导弹运动方程组第22-25页
   ·导弹的线性化模型第25-27页
     ·纵向扰动运动第26-27页
     ·倾斜扰动运动第27页
   ·特征点的选取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频率校正经典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29-44页
   ·频率校正经典控制器设计方法第29-31页
   ·俯仰通道频率校正经典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31-37页
     ·俯仰通道姿态控制回路及控制指标第31-32页
     ·俯仰通道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32-37页
   ·倾斜通道频率校正经典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37-43页
     ·倾斜通道姿态控制回路及控制指标第37-38页
     ·倾斜通道姿态控制器设计第38-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倾斜通道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器的的设计第44-54页
   ·滑模变结构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领域第44-45页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知识第45-47页
     ·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第45-46页
     ·滑模控制对干扰及参数摄动的鲁棒性第46-47页
     ·滑模控制的特点第47页
   ·基本滑模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47-49页
     ·基本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第47-48页
     ·导弹倾斜通道滑模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48-49页
   ·基于指数趋近的准滑模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49-53页
     ·抖振产生的主要原因第50页
     ·抑制抖振的主要方法第50-52页
     ·导弹倾斜通道基于指数趋近的准滑模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倾斜通道自适应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54-66页
   ·自适应控制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领域第54-55页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知识第55-56页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第55页
     ·自适应控制的特点第55-56页
   ·自适应控制的分类第56-57页
   ·模型参考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57-65页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参考设计方法第57-58页
     ·导弹倾斜通道姿态控制器的设计第58-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6-67页
   ·本文总结第66页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偏转头弹箭的超声速流场与气动特性
下一篇:滑翔制导炸弹可视化仿真系统设计